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妮妲”走了 顺德暂无人员伤亡

浏览人次: 21次 发布时间:2016-08-03

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等主要领导坐阵顺德三防办,指挥防风防雨工作。/珠江商报记者陈炳辉摄

顺德会继续采取举措预防强降水带来的损失

顺德新闻网讯 8月2日,第4号台风“妮妲”正式登陆广东,下午开始远离佛山,顺德气象台也在2日下午将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降级为蓝色。此次“妮妲”来袭,顺德充分做好了抢险救援的准备工作,目前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也没有发生厂房、棚舍、房屋受损的情况。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区邦敏表示,相关部门接下来要注意强降水情况,避免强降水带来损失。

积极部署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为做好今年4号台风“妮妲”的防御工作,早在7月31日,顺德就组织各镇街、区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参加省防总召开的防御台风“妮妲”视频会商会议,并在当晚发出《关于切实做好第4号台风“妮妲”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全面部署防台风工作。

8月1日早上6点30分,区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区三防指挥部于7时启动全区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8月1日上午9时,区三防办组织区三防指挥部主要成员单位参加国家防总召开的防台风视频会商会议。随后,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根据应急工作预案,立即成立了水利、建设、市政交通、绿化、房管、地质灾害等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检查督导各镇街开展防台风工作。

“2日下午6时,我们就发出通知,实施停课、停工、停市等五停。”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说,通过电视台、电台、微信等手段通知市民呆在家中。

暂未发生厂房、棚舍、房屋受损


2日上午风雨交加,一位辅警清晖路协助进行相关检查。/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2日上午,区邦敏、彭聪恩、陈浩斌、徐国元等顺德区领导在区三防办指挥中心坐镇,并参加了国家防总召开的防台风视频会商会议。彭聪恩还不时走到投影屏幕前,对当前“妮妲”位置及走向仔细观察并进行讲解。

2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妮妲”离开佛山,下午15时20分市三防办将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降为Ⅳ级,下午五点Ⅳ级也解除,公交、出租等交通恢复全面运营。

根据市三防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13时,降雨和大风共造成佛山市水浸街35处,受浸农田、鱼塘、农作物463亩,厂房、棚舍受损351平方米,倒塌树木388棵,没有收到人员伤亡的报告。供电部门出动供电抢修人员826人,抢修车辆266台,应急发电车3台,对全市4871户供电受影响的用户进行抢复,目前用户供电已全部恢复。

顺德截至2日早上5时,实际转移人数31309人,正在转移人数45人。其中,在建工地转移21196人、危旧房屋转移3662人、鱼塘窝棚转移6033人、地质灾害转移29人。截至2日上午8时,顺德共出动检查督导工作组990人次,排涝泵站开机5台次。在均安镇太平村发现水浸街1处,城市管理部门已疏通处理完毕;折断树木84棵,已派出清障队伍进行清理;供电线路受损3处,目前已全部修复。“需要强调的是,顺德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也没有发生厂房、棚舍、房屋受损的情况。”彭聪恩说。

接下来要注意强降水对顺德带来影响

据悉,虽然“妮妲”已经远离佛山,但受台风暴潮和天文大潮影响,顺德下游站点将会出现接近或超过警戒水位情况,对顺德的内涝及防汛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接下来相关部门会组织水利部门合理调控内水位,城市管理部门清疏下水管道,防止城市内涝。

区邦敏在2日的视频会议结束后也表示,虽然台风已经过去,但相关部门仍旧不能放松警惕,接下来顺德相关部门还要预防强降水给顺德带来损失,“鱼塘厂房尤其需要注意,有关部门绝不能有松懈心理。”

2日下午3时起,顺汽公交除跨市对开线路及375、376线外,绝大多数公交(大良全部)线路恢复运营。另外,顺德客运站内所有长途班线今天起全部恢复正常售票运营。

而根据佛山市教育局发出的通知,考虑到风雨仍然较大,8月3日按照既定通知,不复课。

台风期间容桂胡锦超职校、容桂职校等开放多个庇护场供市民使用,一建筑工地工人在胡锦超职校入住。/珠江商报记者陈炳辉摄

比台风更快的是预警信息

“五停”紧急动员令传达到每一个市民

“妮妲”来势汹汹,从8月1日起,各方应对台风的弦便紧拉起来。

比台风跑得更快的是预警信息。从8月1日上午开始,市民在手机上便开始接到了短信,由顺德区三防办发出的台风预警信号,从蓝色、黄色到红色,预警信号的一次次升级都及时向市民传递。

8月1日,顺德区召开防御台风“妮妲”视频会商会议。17时顺德启动全区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21时发布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台风“妮妲”来袭,顺德全区范围内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停运。

这是一条事关每一位市民的重要信息,必须要赶在台风来临之前扩散到每一位市民中。

在这紧急时刻,顺德的政务微博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的微博号都动了起来,@顺德天气、@顺德人大、@顺德警察、@顺德供电等微博大V,协同作战,发挥了信息传播的集群效应,按照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的要求,向村居、企业和每家每户传达好防风形势,不能掉以轻心。

在这样的重要指示下,各镇街微博号,如@勒流发布、@宜居伦教、@绿色陈村、@水乡杏坛等从8月1日下午6时至今通宵不断发布台风消息,总阅读量超过470万。其中佛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停止办理业务的信息阅读量单条超过21万。比起微信,政务微博的灵活发送和及时更新的优势,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应对台风的不眠之夜,市民们通过微博及时掌握台风的行踪。

在顺德发布紧急动员令的一个小时以内,区三防办的短信提醒也很快发出红色预警信息,呼吁市民按照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做好停工停课、人员转移安置和抢险救灾等工作。

8月1日晚到次日凌晨台风登陆,珠江商报全媒体指挥中心,彻夜灯火通明。在这里,一支紧盯“妮妲”的采编队伍,通宵达旦,通过珠江商报官方微博、珠江商报镇街微博、顺德新闻网、无限顺德APP、网易新闻客户端顺德频道、顺德风采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发布有关“五停”信息,截至8月2日11:30时,共计发出450多条信息。

8月2日,“妮妲”终于减弱,区三防指挥部发出了解除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的通知,全区公交恢复营运,珠江商报全媒体指挥中心也第一时间发出了这一重要信息。

本报全媒体出击滚动播报台风实况

15万人在线观看直播

为了做好防抗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的报道,给广大市民读者提供最权威、最全面、最及时的信息,珠江商报全媒体出击,通过报纸联动微信、微博、顺德新闻网、无限顺德app、网易新闻客户端顺德频道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滚动播报台风实况。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新媒体编辑与一线记者紧密联系,把前方采集到的新闻即时生成多媒体产品,通过珠江商报微信、微博、网站、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报道顺德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单位及各镇街防风抗风举措,并为读者提供台风路径、天气影响、交通出行、安全防护等服务信息。

其中,台风登陆前后,珠江商报推送的微信《“妮妲”步步逼近!8月2~3日顺德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第一时间发布了学校停课、航班取消、列车停运、景区关闭、公交停运等消息,阅读量24000;《妮妲走了,降雨持续!向奋战在顺德抗风一线的他们致敬!》介绍顺德最新抗击台风状况,对台风期间坚守一线的公安、环卫、供电、城管、气象等部门人员的工作作了重点报道,在不到一个小时内阅读量过万,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转发。而顺德新闻网也通过专题及滚动直播页面及时对外发布最新消息。由商报主持的“台风妮坦”话题目前在新浪微博阅读量达200多万。

另外,珠江商报还在网易新闻客户端顺德频道开通直播页面,从8月1日上午开始,不间断播报台风走势、预警信息、防御指引以及政府防风举措等。新媒体编辑通宵值守到凌晨2点多,清晨5点又上班更新播报有关台风的信息。2日上午9点30分,商报全媒体报道小组冒着风雨外出巡城,视频直播台风天里城区、市场、路面交通等情况,多角度直击台风影响。截至目前,在线观看的人数已经达15万人。而网友互动参与也成为此次直播的亮点之一,直播期间共有2万多名网友加入到聊天室中,评论互动,让报道更生动、更接地气,同时也通过他们,做好防台风信息的传播。

策划/珠江商报记者曹开文

统筹/珠江商报记者王祥

文/珠江商报记者王祥 李文杰 刘云胜 王晓琦 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