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商报记者王晓琦报道:1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佛山的改革消息,昨晚晚上的央视全国《新闻联播》头条也同时关注佛山。佛山在同一天成为两家央媒头条,再次肯定了佛山在改革探索中的经验。
14日晚晚七点央视新闻联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观察】补公共服务短板农民变市民提速》为头条再次聚焦佛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改革举措。
报道在开头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上个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库存和补短板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那么该如何让农民工变新市民,这民生的短板该如何补呢?
报道的人物是四川人周中华和李红梅夫妻俩,以他们在佛山一家陶瓷城打工为留在老家小孩在哪上学发愁作为报道聚焦点,从而引申出佛山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库存和补短板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的探索经验。
如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报道指出,各地都把户籍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切入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都出台了积分落户的实施办法。今年6月1号起,佛山在广东省率先降低了门槛,学历、住房、各种证明文件等原本的限制性条款统统取消,周中华有些将信将疑,他决定去咨询一下。
报道还指出,新的落户办法,给周中华这样的农民工成为市民创造了条件。不只在户籍方面,各地也都不断出台政策,弥补民生短板:安徽省把本省的新农合信息化系统和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定点医院联通,农民工在外地定点医院看病也可以即时结报;在四川,农民工返乡创业,即可享受减税降费、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