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何淑珍)今天(9月22日)就是秋分了,预示着今后昼夜温差将逐渐增大,因此,各种秋季疾病也进入高发期。不过,医生提醒,夏秋交替,如今正是蚊子最后的繁殖期,也是蚊子最猖狂的的季节,加之9月、10月假期增多,很多市民会外出秋游,特别是到东南亚等国旅游,预防登革热不可轻视!
秋天的蚊子比夏天更多、更毒
据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资深主治医师陈师道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夏秋季天气持续高温多雨,蚊、蝇、细菌生长速度较快,是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
“登革热又叫断骨热,就是痛起来像断了骨头一样。”陈师道介绍,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病毒刻在体内潜伏3~15天,通常为5~8天。登革热病毒发病症状一般表现为发热,伴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等症状,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更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冰冷、脉弱、血压下降,死亡率高。所以,预防登革热一定要注意防蚊。
“夏秋交替,正是蚊子繁殖最多、最猖狂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春夏之交的蚊子是最多的,然而夏秋之交的蚊子才可怕。陈医生说,秋天是蚊子最后的繁殖季节,而且吸血的蚊子都是雌性蚊子,有着传宗接代产卵的任务。为了生育下一代,为后代提供更多的营养,也为了更好地过冬,蚊子们也要大补一下,所以秋蚊的胃口会比夏蚊更大,叮人也更狠。
国庆临近,出游者更要注意防蚊
“花斑蚊是登革热病毒传染源,首先要在家中消灭蚊虫及其虫卵。”陈师道建议,要搞好环境卫生,家居内外,庭园前后的各类盆、罐、缸、坛、瓶等容器积水都是蚊虫孳生场所,应及时清理,保持干燥,避免积水生蚊。清洗时必须用刷子将容器内壁用力刷洗,才能将蚊虫的卵洗净。
其次,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子叮咬。使用纱门纱窗,旅行时穿着长袖衬衣和长裤、住宿在有空调或装有蚊帐的地方、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驱蚊剂等。
另外,如今国庆临近,很多人都选择出境游,尤其是前往非洲和东南亚流行区的旅游者更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蚊虫叮咬。回国后如出现类似症状,第一时间向医生主动说明旅游史。
据了解,截至9月11日,今年全省15个地方共报告184例登革热病例,而佛山就有18例,无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