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无开放不顺德 党代表热议开放创新

浏览人次: 11次 发布时间:2016-10-10

无开放 不顺德

在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与会党代表高度评价本报《开放的足迹》特刊,热议报告开放创新话题

统筹/珠江商报记者张泰银

采写/珠江商报记者张泰银 黄秀娴 黄祖兵 王茂浪 莫胜娜 彭巧云 吴景邦 甘柳莹 肖乐 梅师遥

“阅读《开放的足迹》非常亲切!对顺德人来说,看着这一组组熟悉的镜头,重温顺德改革开放发展史,唤醒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忆。”在昨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区党代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伟成说。会上,本报和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联合制作的特刊——《开放的足迹》,赢得了包括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在内的与会党代表的高度评价。

而区邦敏代表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二届委员会作的报告,提出坚定“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战略,致力建设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创新顺德。

顺德的开放从未止步,只有了解顺德改革开放的历史,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谋划未来发展。特刊与党代会报告的完美搭配,让开放、创新成为了与会党代表热议的话题。

看特刊

重温顺德改革开放历史

9日8点10分,大会还没开始,不少区党代表在步入会场走到座位时,都被厚重、精美的党代会特刊《开放的足迹》吸引,纷纷拿起来阅读。这本特刊重新梳理顺德改革开放历程,受到了与会党代表的广泛好评。

区党代表、区委常委王勇告诉记者,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阅读珠江商报社出版的《开放的足迹》特刊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这份特刊做得及时、全面,有高度,要求派发各区四套班子的领导阅读。

王勇指出,开放不是一句空话,起码要从时间、空间、维度三个角度去认识。从时间上看,现在顺德说开放不是说以前不开放,更不是说否定以前的历史。现在还要说开放,是因为顺德要走向全世界,要从这个高度来看。从地域来看,现在顺德的企业家都走向全球了,顺德不走向全球不行。从维度上看,以前可能就某一件事上开放,现在顺德要从路径上最终到思维方式上都要开放。

“通过特刊,回顾过去30多年顺德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总结经验,积聚力量投身到顺德未来的发展当中。”区党代表、均安镇党委书记陈宇莹在分组讨论中说。区党代表、区委组织部部长陈伟成也表示,党代会报告跟顺德历史的发展一脉相承,特别是连同《开放的足迹》这份特刊一起发给党代表,从这份特刊,对照党代会的报告,感觉顺德这一路走来,是由历史传承的。

区党代表王光表示,《开放的足迹》这本特刊采访一些老领导时,他有幸在场,感受颇深。老领导们当年要为顺德今后的发展去创出一条新的路径的决心让人钦佩。“回到报告,提出‘开放引领,创新驱动’,要摒弃传统的惯性思维和路径的依赖。这不是说以前的不好,而是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路径,但是整个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要推动发展,引领发展。”

“站在五年的时间节点看,顺德过去和未来的发展大方向都非常清晰,将开放作为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区党代表、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育航建设,“开放要注重精神要素。在面向全世界开放创新的过程中,顺德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精神提炼,能作为发展的精神引领。

珠江商报社昨天同时随报发行的镇街《新班子引领新发展》特刊,也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其中佛山市直多个部门纷纷向本报加印了此特刊。

谈报告

重振“敢为人先”改革精神

报告中提到,“要坚持全领域创新,以思维创新贯穿全程,防止历史成就拖慢创新步伐,敢于突破束缚,勇于自我超越”。 在区党代表王德华看来,这就是对顺德以前辉煌历史的正确认识,要防止意识陈旧,变成顺德的包袱,束缚了我们的思维,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不敢去突破,不敢去创新。“顺德未来的发展,不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事件在变化,时势在变化,不能再用老思想、老办法来看待现在的事情。”

区党代表招霞红表示,党代会报告和特刊有利于在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如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在决定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争议,90年代初做的产权改革,也是引起了很多争议,但是我们还是把它做起来了。所以统一思想,重振“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很有必要。

区党代表、副区长陈旋也坦陈了自己对“开放”的看法。在他看来,开放首先是一种视野,能看到外围是怎样变化的。“假如我们永远站在高点不看周围,不正视自己的短板,不直面自己的不足,可能以前周边的洼地已经变成巨峰,我们还懵然不知。因此,开放首先是视野上的开放,要不断关注和环顾周围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才能继续攀高峰。”

陈旋表示,开放是一种心态,而且这完整的开放心态还得满足四点:一是能把自己当别人看,可以举重若轻;二是能把别人当自己来看,可以身同感受;三是把别人当别人看,那才能求同存异;四是把自己当自己看,能敝帚自珍。他还认为,拥有开放心态的表现,就是不要轻易的说“我”,要更多的说“我们”,对于每一样工作的落实,都要把自己代入角色。

另外,开放更是一种精神。陈旋说,如果不开放,永远自成体系,那格局始终打不开。只有通过开放,把市场规范了,整个格局充分打开了,资本、人才、产业自己就会找上门。“开放就意味着多元化的,是共生共荣的,不是单打独斗,一定要合作共赢,不仅嘴上要说,还要形成观念,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区党代表、区委副书记刘怡则表示,最深的感受就是跳出顺德看顺德,跳出佛山看顺德,甚至跳出广东来看顺德。前5年用两句话“发展是中心,开放是法宝”来总结,这5年,顺德的发展离不开开放,所有的发展以开放为重要法宝。未来也用两句话“坚持全方位的开放,坚持全领域的创新”,是对未来5年思路高度总结。这次去深圳学习,深圳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勇气。“下一步也是我们要思考的,愿不愿意去发现,有没有勇气去解决。”

说落实:

重塑开放创新顺德力量

在开放的足迹中,最具引领的是什么呢?区党代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伟成表示,那就是在顺德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力量,这就是高高飘扬的党旗。党代会报告提出顺德在未来五年要坚定“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战略,致力建设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创新顺德。

陈伟成说,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提升党组织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因此,必须坚持抓好党建工作是我们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和重中之重。未来五年,将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建统领、贯穿全局,切实加强基层党建,深化基层治理,强化各级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力量的核心作用。

“报告多次提到三年行动计划,顺德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对接广深等地的教育医疗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区党代表、伦教街道党工委书记卢德全谈到,前段时间区委区政府组织镇街领导去深圳考察教育、卫生、人才方面的经验,大家受益匪浅,“这三方面就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卢德全说,伦教要抢抓机遇,利用开放的格局,借助广州的人才优势,营造好城市环境和产业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来伦教居住和消费。过去,伦教很难吸引一些大公司和大财团的项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生活配套不完善,缺乏一些高素质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如今,伦教上下要统一思想,理解、领悟区委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无开放,无创新’‘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看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创新思维,敢作敢为,立足珠三角放眼全世界,提升我们的区域综合竞争力。”

目前北部片区发展得势头正猛,但一些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会转移。区党代表、区委常委、杏坛镇党委书记谢顺辉举例,如家电产业,杏坛可以做好承接准备,“杏坛可以承接北部片区的产业,也可以形成产业群,但是要做好准备,我们的意识、观念要转过来,要主动有所作为。”

顺德定位为珠江东西岸的枢纽,一方面顺德的优势是靠近广州,有人才的优势,现在包括广州七号线、人才安居工程,都是围绕着希望广州的人才能够为顺德的产业有用。区党代表黄海说,另一方面现在深圳在产业创新上又走在前列,顺德又主动对接深圳,这样的话能够把现实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跟周边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开放,而不是自我封闭,自成一体。“只有在这种大格局中跟更高水平的兄弟携起手来,顺德未来才有大的发展。”

特刊评价

重温历史汲取前行强大动力

阅读《开放的足迹》非常亲切。对顺德人来说,看着这一组组熟悉的镜头,重温顺德改革开放发展史,唤醒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忆,回顾当年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放的精彩故事,学习顺德老一辈敢为人先的精神,更加珍惜留下的历久弥新的改革经验,转化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从30多年前的开放到20多年前的开放,10多年前的开放再到新时期的开放,每一个年龄段的顺德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亲历其中的开放的激情故事。

——区党代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伟成

勾起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回忆

今天党代会文件袋里还有一份分量很重的特刊——《开放的足迹》,完全展现了近四十年来顺德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放的足迹,这些历史勾起了我们的回忆。

特刊回顾了各个阶段顺德改革开放的历史,从率先到现在,历历在目。重温顺德改革开放的精神,对现在的党员干部有很大的启发和启示。现在,顺德各个镇街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重振“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敢做、担当,用创新的思维去重塑开放的顺德力量。

—— 区党代表、伦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霍茂昌

让人认识到顺德发展的原动力

开会前,我先看了珠江商报这本《开放的足迹》,它把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开放的内涵总结得非常到位,我觉得党委在党代会上向代表们分发这本特刊是有深刻含义的,它让各位党代表回顾了顺德开放的历程与艰辛,让大家再次认识顺德发展的原动力在哪里,从而统一认识,鼓足干劲。

顺德相比周边地区,资源、区位都不是很占优势,为何能在三十多年里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标兵,其核心就是开放、就是创新。顺德医药综合改革也需要开放创新,党代会报告和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将目标定得非常清楚,接下来各种配套政策要赶紧跟上,我们也要抓紧落实。

——区党代表、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映南

特刊让新顺德人更自豪

在资料袋里发现《开放的足迹》特刊后,我认真地看了。自200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顺德,在美的担任设计工作,到近几年自己创业,作为一名新顺德人,我深切感受到顺德这十几年的可喜变化。

当初选择来顺德工作,就是看中顺德是个改革先行区,顺德人有着先行先试的魄力、优势,看到“10多年前的开放”及“新时期的开放”这两个章节时,想到自己是亲历者,很受触动。这本特刊还原了顺德几十年来各个时期的奋斗历程,很真实,看得出来花了很多心思,作为一名新顺德人无疑是了解了很多,也感到更加自豪。

——区党代表、佛山尚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