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破除“执行难”藩篱,重拳打击“老赖”

浏览人次: 2次 发布时间:2016-10-20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顺德法院执行工作情况

破除“执行难”藩篱 重拳打击“老赖”

文/珠江商报记者张泰银

“执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法院和债权人,成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顺德法院执行工作情况如何?“执行难”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不仅是摆在法院部门的一道命题,也是今年顺德人大发挥监督作用,建言献策促进法院执行工作的发力点。

日前,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就审议了顺德法院执行工作情况报告,建议配强法院执行工作力量,加强强制措施力度,重拳打击“老赖”。

执行案件激增人员紧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顺德法院近年执行案件数量及标的额均呈井喷式增长态势。2015年,执行收案数16768件,比2012年的7848件翻了一番;结案数12380件,比2012年的7392件增加了67.48%;涉及标的额195.1亿元,是2012年的7倍。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不过,根据今年 5~6月份区人大常委会对顺德法院执行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认为面对执行案件激增的形势,区法院积极探索创新、健全机制,力求在执行工作上有新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然而,虽然区法院想了很多办法,执行人员也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但是法院执行工作的效果与市民的期望仍有差距。

在案件增长的同时,顺德法院执行人员增幅却低于同期案件增幅。尤其近年区法院人员流动较大以及受司法改革法官员额的限制,执行主审法官不增反降,人均结案数及标的额居全省前列。据统计,2012至2015年,顺德法院在执行案件数量大幅激增的同时,结案率却逐年下降,“执行难”问题仍然比较严峻。

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就表示,近年来区法院执行案件高基数、高增长,但人员配备不足,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正如参加调研座谈的企业法务代表、律师等所说,“一年只有不到250个工作日,每个执行法官要办几百件案,光是认真看完所有案件的卷宗也很困难”。执行人员早出晚归、“急命”出差、节假日加班已成常态,不仅影响执行人员身心健康,也挫伤执行队伍积极性。

强制措施力度还需加强

当前,顺德广大群众越来越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依靠法院来解决矛盾纠纷,当中有约80%最终进入到执行环节。因此,法院执行工作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调研报告中指出,执行效果不好、法律“打白条”,就会使法律失去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使人们失去对法律的信仰,违法讨债行为将大行其道,经济社会将面临失序的风险。

然而,目前顺德对逃避、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或不依法配合执行甚至阻挠执行的单位和个人,司法拘留、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强力措施运用较少,缺乏法律威慑力,客观上助长了恶意逃避、抗拒执行的行为。

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参加调研座谈的律师反映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执行手段未穷尽、财产查封未到位的情况,被执行人未清偿债务却依然经常驾驶高档轿车和乘坐飞机高铁出行、出入高档场所消费的情况屡见不鲜,希望能加大强制执行力度。

部分协助人对法定协助义务认识不清,对协助执行态度消极,也是造成“执行难”的原因之一。据顺德法院执行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村居自治组织的工作人员、负责人往往与被执行人是乡亲邻里,“怕得罪人”,因此常以乡规民约、“需征得被执行人同意”等各种理由推托协助义务,甚至以通风报信、暴力抗法等行为,纵容、协助被执行人逃避、抗拒法院执行。去年就发生了杏坛某村股份社理事长以被执行人不在场为由拒签、撕毁协助执行的法律文书,甚至非法拘禁执行人员的抗拒执行恶性事件。

此外,顺德至今未建立非诉行政执行工作“裁执分离”机制,制约了非诉行政执行工作的推进。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多涉及违法用地、违章建筑、环境污染等领域,由于这类案件技术性、专业性很强,法院无论是人员配置、专业知识还是技术装备等方面都难以胜任,亦难以对行政机关提交的执行方案进行审查。例如,在拆除违章建筑的执行案件中,如何制定合理的执行方案,既能拆除违章建筑又确保合法建筑物不受损害,法院是力不从心。

配强队伍重拳打击“老赖”

区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调研报告中提出,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要依法加大对抗拒执行行为适用司法拘留、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力度,增强法律震慑力;区法院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引入自诉方式,建立和完善公诉与自诉并行的立案机制,加大对抗拒执行行为的刑事追责力度。

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要及时将失信人列入最高人民法院的“失信人员名单”,并以严格限制其投资、信贷、出境、置业等信用惩戒形成高压态势,让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倒逼其增强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还可以探索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老赖”发布悬赏执行公告,使之无所遁形。

区人大常委会建议建立法院执行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工作责任。各单位要支持和协助区法院执行工作,将消极、被动、单一的协助执行机制转变为积极、主动、多元的执行联动机制。例如,法院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联系,发挥公安机关在侦查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法院查找被执行人、扣押车辆等执行工作增添助力。此外,要深化执行工作信息化管理和科技化建设。

专题调研报告和会上建言献策的委员都指出,区法院要选调精兵强将,配齐配强执行队伍,以自身的高素质确保执行的高质量。建议区委区政府综合考虑顺德经济人口规模、执行案件总量、法官工作强度和承受能力等因素,及时增加法院执行工作力量;在落实执行员配备的基础上,参照其他地区的做法,逐步达到1名执行主审法官或执行员配备2名书记员及3名司法警察的比例,缓解执行工作案多人少的突出问题,争取大力提高执结率和执行到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