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来到互联网+博览会现场视察。/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囊括一二三产业,北部片区成会展业“引爆点”
10月22日上午,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早早来到了互联网+博览会现场,他没有惊动主办方,自己去看,然后来到美的展区,和工作人员攀谈起来。这位国内家电业的领军人物,在以普通市民的身份观看家门口的这场展览,同时也以参展商家的身份,通过这个平台观察市场风向。
展会期间,顺德老领导冯润胜也看展来了。这位曾经在这片土地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长者,对顺德新形势下的发展新思路,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就在顺德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前夕,他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回顾顺德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勉励广大干部群众,用务实、开放的精神,共创顺德新的辉煌。
责任在肩,不辱使命,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顺德开启“潭洲时间”。在上月底完成了第二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后,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上周又成功举行了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这座填补了国内专业性工业展馆空白的会展中心,不仅为顺德以及珠三角搭建了一个全面展示“中国智造”的交流平台,也成为了顺德走向国际的重要舞台。
高端会展
对标国际水准
迎接更多机遇
10月23日,展会的最后一天,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与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乔伊·帕泽一起逛展。在人头涌涌的展厅,他们边走边聊。乔伊·帕泽握着区邦敏的手说:“一个会展中心刚开业,一天就有10多万人来观展,这在欧洲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台风,人会更多。这也让从事会展运营20年的我有了新收获,相信今后会越做越大的,谢谢顺德。”
乔伊·帕泽是潭洲国际会展公司与汉诺威在全球海选出来的资深会展业高端人才,先后管理过开普敦国际会展中心、德班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会展中心。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上月启动至今举办了2场展会,带着在中国“首秀”的收获,乔伊·帕泽表示,今后将围绕国际化营商的环境、标准和流程,结合汉诺威标准和本土实际制定一整套的会展管理制度,给潭洲国际会展中心装上“开放的翅膀”去迎接更多新机遇。
产业和城市围绕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寻找到更多新机遇的背后,是顺德政府、干部抢回来的先机、干出来的成绩,是他们将“《顺德区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决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定力,确保顺德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顺德开放创新力量。
实际上,顺德乃至佛山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陶博会、家电展、家具展、机械展、花卉展、工博会等区域性品牌展会。尽管本地企业对展会的需求极大,但一直缺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展馆。
顺德看到了这个不足,在佛山地铁三号线加紧施工、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顺德段立项论证的时候,抢抓了这个机遇。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去年10月开始规划,12月动工,今年9月正式启用,仅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从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此前不少人都认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设一个具有规模的场馆。从一纸概念到主体建筑拔地而起,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创下“新顺德速度”,让会展经济在这片制造业根基深厚的土壤里加速崛起。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储祥银认为,顺德、佛山过去也举行过大大小小很多展会,但基于专业展览设施的缺乏,很多时候都是“因陋就简”,不容易发挥展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而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将大大改善佛山和顺德的办展环境。
本地资深评论员龙建刚主持了本次博览会的中外高层次人才圆桌会。他在之前就发表评论断言,珠三角区域有20万亿规模的工业总产值,佛山有超过2万亿的工业产值。在顺德办工业展,一定不缺少捧场的人。更何况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佛山,亟需高端工业服务业的支撑。这次主持人才圆桌会,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五位专家唇枪舌剑,各显其能。作为主持人,他说,只恨时间太短,不能抛出更多问题让他们论战和解惑。“当走出会场时,已见满天彩霞”。
这次博览会的数据已张榜公布,参展企业、项目签约、活动场次、观展人数等,无不显现出展会带来的成果和收获。面对未来,一张截至9月中旬的潭洲会展中心意向展会排期表,也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对于刚刚启用的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青睐。这张排期表上已经列举了13项大型展览活动,时间一直排到了2018年。更多的中国智造,将通过潭洲国际会展中心这个重要平台走向世界。
日前,顺德区政府正式印发了《顺德区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通过培育引进专业展览企业、建立会展产业园区、设立会展业专项基金助推会展经济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区全年举办会展活动100至120个,将顺德打造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展览标杆重镇。据悉,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配套服务工程的动工建设已列入计划。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一期项目的登录大厅、会议中心、商业餐饮、商务中心等配套工程将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
北部先行
会展经济活跃
区域价值提升
最近的,“互联网+”博览会,31.9万人次;再往前,装洽会,“七市一区”278家企业参展,220个项目签约;再往前,农博会,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跨境食品亮相;再往前,美食节,135万人次光顾;再往前,乐从和龙江的家博会、材料展,商贾云集。这当中,北部片区已形成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商贸会展交相辉映的格局。这样的人气、资源和效应,光靠顺德本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以开放的视野,以创新的思路,才能形成资源聚集,为我所用。
作为城市型服务业,会展经济的辐射能力还不仅仅在于其产业本身。会展产业是一个集旅游、商业、物流、通讯、餐饮、住宿等多方受益的绿色产业,其直接性、集聚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本身,都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一个比例,会展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效应为1:9(即1元的会展业收入可以给周边其他产业带来9元的收入)。通过会展业的带动,关联产业被不断拉动,这些消费会像水圈一样,一层一层扩大影响。
展会的力量更是让“一眼望三镇”的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区域火爆起来了。10月18日至24日,在去哪儿等多家网络出行服务平台,想订到陈村、北滘、乐从的酒店是很难的。从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立项开始,餐饮、住宿、物流、印刷、广告、交通等很多第三产业都动了起来,分享其带来的发展机遇。2016年,顺德北部片区的酒店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酒店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其中近期进驻陈村、乐从的酒店就有维也纳、四叶草等知名大酒店,同时在乐从新开业的有水藤华美达、荔豪苑,这都源自于北部片区区域价值不断提升。
去年以来,顺德北部片区从“镇级”到“佛山强中心”转变,进一步刺激了第三产业酒店行业的发展。例如,四叶草进驻乐从就是看重了北部片区轨道交通、会展经济的优势。广州四叶草酒店相关负责人说:“距离顺德北部片区最近的禅城市区,目前已经没有扩容的空间,随着地铁的开通、岭南大道南延线等路网建设,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不断举办的展会,未来发展前景持续被看好,这些正是吸引酒店入驻的重要原因。”
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路牌是“顺德区工展路一号”,“工展路”的出现就预示着顺德已经加入了珠三角会展业的“航母编队”。商务部会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刘松萍认为,依托顺德雄厚产业基础及珠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总量,顺德发展会展业这一平台经济,已经成为北部片区的“引爆点”。以制造业闻名的顺德,为何在北部片区大力发展会展业,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刘松萍表示,会展业不仅将带动如制造业下游产业链条的批发、零售,同时它还需要餐饮、酒店、休闲、地产、设计等众多产业的配套,可以间接拉动二、三产业的升级,顺德会展业可借势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资源、广州的城市优势与会展基础,成为国内外工业新科技、新产品、新成果的展示场所。
刘松萍认为,顺德正在发展的会展业要依托广州,与昆山花桥会展业依托上海一样,就能做到以“一业带百业”效应。顺德区会展业发展要立足顺德或佛山,但又要跳出顺德,要站在珠三角城市圈、广佛同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层面进行定位,充分运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广州南站的西面、广州近郊、广佛城际轨道旁的地理优势,并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机遇突破创新,“广州的会展业是综合性的,工业类会展今后一定是顺德的主打,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将是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一个重要支撑”。
花桥经验
接受上海辐射
开启会展之路
昆山与顺德,颇有意思的两个地方,也一直是经济学者研究和发现的两个样本。两地一个在长三角、一个在珠三角,面积在八九百平方公里之间,经济总量在2500亿至3000亿之间。两地为中国经济奉献了两种模式。而在当今城市升级转型的时候,两地互相借鉴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两地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区域位置,一个邻近大上海,一个邻近大广州,于是都有了发展高端会展业的思路和想法。
我们来看看大上海的“后花园”昆山,是如何推进会展业发展的。从2013年开始,昆山花桥会展业启动并加速发展,目前花桥已建和在建各类展览场馆建筑面积近29万平方米,可满足不同层次展会的需要。
为进一步提升花桥会展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积极承接上海会展溢出资源,花桥携手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签署了花桥博览中心委托管理协议,重点在展会运作的市场化、展馆管理的专业化、项目引进的品牌化等方面寻求突破。2014年以来,花桥累计举办各类展会24场,展馆使用总面积达190万平方米。据了解,在这24场展会中有三分之一是通过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牵线搭桥引入花桥的。
而且,跟顺德一样,花桥的会展业也是紧扣产业发展。花桥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花桥国际商务城将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交通、载体等优势,积极承接上海会展业溢出效应,依托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等合作资源,主动承接上海来不及办的项目,有选择地承办上海溢出的项目,实现项目错位、功能互补;进一步对接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及时掌握国家会展中心每年展会计划,以展外展、馆外展等形式,承接好国家会展中心的会展资源溢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总部落户昆山,这也为花桥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无限潜能。花桥会展业将利用AB集团、多威、恩斯克等总部企业掌握的先进技术、关键项目,以及丰富的上下游企业资源,举办相关产品交易展示会、项目洽谈会、经销商大会等展会活动,促进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协同发展。在做大做强昆博会、进交会等品牌展会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举办以机器人、自行车、电子信息产品等为主题的专业展会,助力企业拓展内销平台。紧跟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围绕跨境电商、游戏、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重点打造跨境电商展、全国手游展、创意文化展等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展会,不断丰富展会内容。
花桥会展业以“一业带百业”效应正逐渐显现。顺德也正在形成这样的效应,商贸会展业作为《顺德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这个新引擎更将引领顺德的产业和城市开启一个新时代,从“两家一花”辉煌到如今会展业、智能制造的强势崛起,让顺德从工业时代向工业与城市结合、制造与智造并进的时代跨步迈进。
骨子里就蕴涵着“敢为人先”精神的顺德人,靠着这股劲头向中国提交了改革的样本和经济发展的模式,那么,到了今天,在互联网时代,能上交什么样的答卷?相信有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识之下的开放,开放之中的行动,建设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创新顺德,这样的愿景,一定能早日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文/珠江商报记者王茂浪 余娜 曹开文 彭巧云 林晓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