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40项指标已基本达标36项,顺德“创森”阶段成效获市农业局肯定

浏览人次: 4次 发布时间:2016-11-07

既在大地植绿 也在心中播绿

40项指标已基本达标36项,顺德“创森”阶段成效获市农业局肯定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秀娴 

在每一个顺德人眼中,近年来的顺德是这样的:从“浅绿”到“深绿”,从昔日的烟尘弥漫到如今城乡叠翠、四季锦绣。一步一景,似乎都能赏心悦目。

就连佛山市农业局副局长李建能在11月4日前来开展“创森”工作督查时也说,“现在的顺德,满眼是绿,到处是花,不但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做得漂亮,就连乡村绿化也是可圈可点,‘创森’的阶段性成效已经很不错。”

现场观“绿”

副局长全程当导游介绍顺德“创森”工作

11月4日,李建能和市委督查室副主任王传海、市农业局林业科科长胡羡聪等人来到顺德,开展佛山市重点生态工程中期成效验收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督导检查。这次督查,除了深入项目现场细看顺德的“添绿”成效外,还通过座谈详细了解顺德在“创森”中的阶段成效和遇到的困难。这次督查中,顺德区农业局副局长霍炳朝更是全程充当了“导游”角色。

沿绿道走在潭洲水道(陈村段)的玉带公园里,秋高气爽,绿意葱茏。这里依托潭洲水道,以绿道、亲水平台、栈道等形式连接。驿站、健身区、休息区、足球场等,每个地方都指示清晰。该项目东起105国道南涌桥,西至佛陈桥,全长约16公里,涉及面积约109万平方米。“整个项目的20%以上工程已经完工,玉带围公园核心段已经投入使用。”霍炳朝向督查组介绍说,公园内建有标准足球场、市民休闲广场,还有一条长约1900米的绿道,公园配套停车场、自行车驿站等设施。而在不远处的围蔽区里,记者看到,一台台推土机正在为项目的加紧推进忙碌着。

看完由河滩基围地改造而成的玉带公园后,督查组又来到了由山岗优化建设而成的北滘镇都宁岗森林公园。“这里原本没有路,是我们找规划设计和施工单位专门开的路,现在早晚都有很多市民到这里散步。”霍炳朝介绍称,都宁岗森林公园占地约69.6公顷,以山地自然风光、传统人文景观、岭南水乡元素为载体,规划打造成新古典风格的森林公园。目前已完成105国道次入口、都宁村寨边主入口(一期)绿化、消防通道道路主体工程、消防通道道路绿化工程、105国道侧护坡工程等,正加紧推进广珠轻轨(碧江段)边坡整治工程,群力路口岗边公园改造工程,配电、供水加压工程,消防道路弱电工程,三段登山径建设工程等,预计在2017年元旦当天会全面开放。

“利用天然的禀赋资源为顺德创森工作增绿,这是顺德最大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我们的河滩地,如果能利用好它建设‘带状森林’,增绿空间将很大。”胡羡聪如此评价说。

数读“创森”进展

“创森”40项指标 已基本达标36项

此前,顺德发布了《顺德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两年攻坚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7年)》(下称“行动计划”)。2016~2017年期间,顺德拟开展五大主题行动,完成四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69个重点项目。

该行动计划甚至为顺德“创森”立下了“军令状”:从2016年起开展全面攻坚,2017年6月前完成国家森林城市验收各项考核指标。届时,全区市域森林覆盖率将从2015年底的33.58%提高至35.8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今明两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53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以上,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1.06%,村庄林木绿化率提高至32.5%,水岸林木绿化率提高至95%,道路林木绿化率提高至98%,乡土树种应用达到80%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达到90%以上。

如果这些“硬指标”看不懂,我们不妨换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让市民出门500米内有绿地”。

目前,这进展如何了?在当日在座谈会上,据霍炳朝透露,2016年顺德完成创森工作指标任务主要有:推进大良顺峰山国家生态公园申报工作;开展顺峰山林分改造建设;完成乡村森林家园建设20个;将菊花湾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提升到143公顷,北滘花卉城面积提升到150公顷,陈村花卉世界面积提升到466.67公顷;建立龙峰山森林公园义务植树基地;对全区古树名木进行GPS定位;投入200万提升森林防火仓储等。

近期,顺德把创森工作重点放在大力推进各项增绿建设工程项目上。一是借力增绿,通过区镇两级国土建设部门报送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紧抓推进。重点推进的几个大型工程包括大良德民路东延线绿化景观工程、澄海路东延线绿化景观工程、陈村潭州水道绿化景观工程、乐从龙舟广场绿城飞花工程等。“抓大的同时也不放小”,霍炳朝说,顺德还通过镇街报送的小型绿化工程项目,积少成多,要求每月统计工程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提升林分质量。顺德林地面积少,山头数量多,位置分散,而且多集中在居民区,最适宜将山头改造提升成村镇森林公园,充分利用山体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目前全区各镇街已陆续开展山体公园建设,例如伦教三洲森林公园、容桂翠竹岗森林公园等,虽然山体面积不大,均为20亩左右,但建成森林公园后,将有效提升山体林分质量和生态景观。

霍炳朝说,通过对照国家森林城市40项指标,顺德已有36项基本达标,其余4项将持续攻坚。

细“览”亮点工程

A 让“森林”进城围城

大良华盖山森林公园位于大良街道凤山路华盖山,占地面积约93亩,2014年经立项批准后开始建设,目前工程已竣工,建成了一条长1600米、宽2.5米的环山栈道,沿途建设休息平台等园建设施,该公园经认定为顺德区的镇级森林公园。公园投入使用后,深受市民喜爱。项目投入2000万元,于2015年完成建设投入使用。

北滘都宁岗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9.6公顷,内开设一条森林防火通道,同时也是市民休闲运动的登山径。公园结合山体自然风光、传统人文景观、岭南水乡等元素,规划了森林体验运动区、森林生态探幽区和生态保育区以及公园主入口广场区、次入口广场区等5大区域,总投资约1.2亿元,预计2017年元旦达到对外开放条件。

大良同江湿地公园位于广珠西线大良同江出口处,占地面积约516亩,投入建设资金2250万元,于2013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公园内种植了大量大腹木棉、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凤凰木,以黄、粉色浪漫系为主色调,辅以红色点缀。湿地水生植物采用粉色、黄色、红色多种花色的水旱生美人蕉、紫花翠芦莉、荷花、多花色睡莲等不同花期、花色的本土植物与层次丰富的微地形结合,营造出错落有致、季相分明、极具视觉震撼力的景观效果。

大良桂畔湖湿地公园位于大良华桂路东北侧,东临碧桂路,总面积约115万平米。2015年投入3350万元完成第一、二期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完成了桂畔河滨水景观带、亲水平台、桂畔河桥底人行通道、沥青步道、自行车道、疏林草地区、科普趣味活动区的建设;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湿地花海、草坡滑梯、跷跷板景观小品、树荫凉亭、儿童活动沙池等项目。该湿地公园是顺德区绿城飞花工程示范点之一。

陈村玉带湿地公园位于陈村潭洲水道弼教村玉带围,占地面积约184亩,依托潭洲水道,以绿道、亲水平台、栈道等形式连接。公园内建有标准足球场、市民休闲广场,还有一条长约1900米的绿道,公园配套停车场、自行车驿站等设施。公园投入建设资金3540万元,于2014年全面完成,并已投入了使用。

大良云近东区滨河景观及岸线整治工程位于桂畔海太艮路至南国路,是“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建设的区(镇街)级项目之一。项目占地面积23.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8亿,目前已全部完成。该项目设计主题以乡土文化展示和湿地净化为主线,营造“水乡生活圈”的生活概念,打造成市民休闲观光的滨水廊道。沿河岸设置绿道、景观桥、休闲活动广场、观景平台。绿化方面采用各种乔木、灌木及花色、叶色不同的地被植物组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

B 每年完成20个乡村绿化美化项目

顺德从2013年开始,每年完成20个乡村绿化美化建设项目。霍炳朝说,今年,全区20个乡村绿化美化建设项目已竣工验收16个,其余4个预计年底完工。经自查,全区每个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项目均按设计图纸施工,通过入村景观路、村边水源林、村中小公园、房前屋后绿化等形式,种植乔木绿化苗数量均超过1000株,苗龄均为2年生以上,大部分苗木胸径5cm以上。工程项目由镇(街道)属地管理,苗木经长期管护保存率均达90%以上,生长势头良好,有效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

督查组评价

顺德“创森”呈后来居上之势

“有变化,有进展,看得出顺德在‘创森’工作中不断用力,整个绿化的感观、绿量的提升,都已经有很不错的阶段成效。”这是李建能在实地考察顺德“创森”工作后给出的评价。他甚至认为,与全市其他区相比,顺德的“创森”工作呈现出“后来居上”之势,这与顺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

李建能指出,当天现场走访的各个项目,与他之前几次来督查相比,整个感观的变化很好,让人能预见接下来的美好发展态势。但“森林进城”、绿化景观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他希望顺德接下来能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按部就班持续推进现时的生态项目,二是继续攻坚“创森”工作的各项硬指标,特别是除了重点生态工程外,要注意在乡村绿化、滨河景观这两方面为顺德“添绿”挖潜。“顺德的乡村绿化,除了杏坛逢简外,其实很多乡村都做得很不错,这方面应继续推进。”

对此,胡羡聪也认为,“创森”除了“大块头”项目作支撑外,顺德还应该充分发挥岭南水乡的天然禀赋优势,沿河滩地打造“带状森林”、水乡森林。此外,除了政府积极参与和推进“创森”外,还可以通过大型活动、社会认捐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通过苗圃下乡等增加乡村的绿量。“整个创森工作要充分调动起全社会的积极性和认可度,深入民心,做到大地植绿的同时也在市民心中播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