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新闻网讯 13日下午,顺德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继续延续往年的做法,设置委员即席发言环节,让区政协委员就顺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在近一个小时的“抢麦大战”中,共有13位区政协委员成功抢到发言机会,分别围绕卫生医疗、轨道交通、交通出行、人才政策等问题建言献策。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等出席会议,并与委员现场互动。
关键词一
卫生医疗改革
大会一开始,来自港澳地区的区政协委员刘鼎新一马当先举起手,一下就抓住主持人区政协主席周文的眼球,成功抢到“首麦”。
今年3月,区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动员大会拉开了区公立医院改革的大幕。10月,区党代会上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区邦敏更是发出了“顺德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已经吹响了冲锋号”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刘鼎新的发言,就聚焦在医疗卫生改革领域。
他说,去年曾资助了13名顺德医生前往香港学习家庭医学,今年又支持了18名医生继续前往培训。虽然培训人数在增加,但是民营机构很难将这件事情持续做好。“好的医疗机制,不仅需要在硬件上下功夫,同样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刘鼎新建议,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也要瞄准软件配套建设。
区政协委员吴家麟是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了35年的医生,他的“抢麦发言”自然关乎本职工作。他建议,在医院输液中心,设立一个专门的医生或者护士,来观察输液的病人,因为在输液环节,是否及时发现特殊突发情况,往往决定了病人是否抢救成功。但目前多数医院的门诊输液中心,缺乏这样的专业人员。“这样做,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也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维护医院医生声誉”,吴家麟说道。
关键词二
轨道交通发展
在政协委员即席自由发言之前,是委员大会发言环节。区政协委员陈晓亮代表民建顺德区总支部委员会作了“精准把握开放创新战略 超前布局发展轨道交通”的主题发言。
第三位“抢麦”成功的区政协委员、珠江商报社总编办主任杨新福关注的焦点,也是近期顺德的热点——轨道交通。就在几天前,佛山地铁3号线大良钟楼站已开始围蔽准备施工。数月前,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动工。未来,顺德还要规划建设数条轨道线路。
“未来五年顺德仅轨道交通建设,就将投入700亿。如果按刚才前面发言的政协委员所说的,每投资一个亿的轨道交通项目可以拉动GDP增长2.6亿,那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顺德。”杨新福表示,地铁不仅将让顺德市民在交通上享受广佛同城的便利,更可以成为拉动顺德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此他提出,希望顺德区政府以及北滘、陈村、大良等相关镇街尽快制定具体的思路和规划,让“地铁经济”效应最大化。
较之尚未通车的轨道交通,区政协委员胡富生更加关心目前较为拥堵的105国道。拥堵的原因在于,西海大桥严重受损,碧桂路的车流被引到105国道。胡富生认为,顺德相关部门应该学习高速公路入口处设立测超点的做法,在主干道桥梁处设立超载测试点,预防严重超载货车对桥梁的长期碾压,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三
人才扶持政策
即席自由发言环节中,大家最为关注的当属人才政策,近三分之一的委员的发言及建议,都涉及到了人才问题。
区政协委员彭原在发言中将顺德出台的《推动大众创业实施方案》政策,与深圳、杭州的人才扶持政策进行了逐一对比分析,指出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他直言,要把顺德打造成为年轻创业者的天堂,想要吸引国际人才,顺德还需要在多个领域再下点功夫。
对于人才话题,区政协委员胡国林深有感触同样“有话说”。他说,“其实在顺德不少企业,都存在着员工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报酬较低的状况。不论是企业高端人才,还是一线工人,都有着后顾之忧,特别是小孩入学、就医等难题。如果这些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那么人才就难以留下来。”
区政协委员苏权兴也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期望政府出台引才、留才政策,尤其是帮助中小企业留住人才。“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想要留住高端人才更加困难”,他明确表示,希望政府今后在政策及配套服务上加大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互动直击
顺德医改将坚持四个原则
对于大家关注的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分管这项工作的区委常委王勇现场进行了回应。他表示,区委区政府已经将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的举措正在研究制定和推动之中,一系列的方案即将出台。
王勇直言,顺德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将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核心原则,会把卫生工作作为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提升区域价值的核心要素来抓;二是统筹原则,要在全区范围内统筹医疗资源,实现功能的合理配置,布局的科学调整,把不同功能不同等级不同作用的医院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完整、功能各异、上下搭配的的分级诊疗体制。
三是开放原则,会以开放眼光来看待顺德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尽快“输血”,引进国内尤其是省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把医疗机构的人员力量与管理理念引进来,使得顺德在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上有较快地提升。另一方面增加“造血”功能,将医疗人才培训真正纳入长期化、系统化的轨道,使得医疗人才在增量上的引进与存量上的提升,都有一个长效机制。
四是人才原则。“医疗发展讲到底,不是医院大楼不够高,设备不够新,最终是人才的问题”,王勇表示,下一步将探索“资管办”分离模式,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给予医院更多的自主管理权。让医院院长做纯粹的院长,医生做纯粹的医生,给予足够的资源和空间让他们做事,拥有体面、阳光的收入,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建立一整套的培训提升机制,不仅在岗位上有提升机制,在脱岗外出培训上也有整体的安排。通过医疗水平的提高,带动医院卫生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卫生事业向广深看齐。
区长回应
光引起重视不够要落实好有反馈
彭聪恩出席区政协委员发言大会,并现场回应委员发言
在下午的政协委员发言大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认真听完了近3个小时的委员大会发言和委员即席自由发言。
彭聪恩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在他看来,新一届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水平非常高,看问题非常准,提的意见都非常实在。大家都是讲真情讲实话,站在顺德这片热土上,大家都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思考,提出意见和建议。彭聪恩还透露,进行大会主题发言的11位区政协委员的发言材料,他甚至已经拜读了两遍。对于个别突出的热点话题,还计划成立智囊小组,邀请他们与政府部门一起参与相关工作的推动,一起去出谋划策。
对于区政协委员们提到的具体问题,彭聪恩也逐一进行了具体回应。区政协委员吴家麟建议,在医院输液中心,设立一个专门的医生或者护士,来观察输液的病人,并开玩笑地表示自己关注的是一件小事。彭聪恩直言,关乎民生、以人为本的的都不是小事,其实是大事,因为一出事就是人命。
对于大家最为关注的人才问题,彭聪恩也表示赞同,要求政府部门一定要一个个问题对接好,落实好,有反馈。不是说引起重视这么简单,而是必须要解决。彭聪恩还畅谈了顺德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和计划。他介绍,顺德一方面盯着深圳,希望把深圳的创新项目、人才和产业拉到顺德来;另一方面则盯着广州大学城,计划在北部片区以北滘镇为核心,打造一个广州大学城的卫星城,预计月底前就可以公布方案。他还重点提及,要营造聚才、引才、留才的氛围,形成了团队形成了氛围,就更加容易引才、留才。
引才和留才的另一个重要环境,还在于轨道交通、城市环境、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等软环境的打造。彭聪恩指出,这些一定要从政府就开始做好,因为政府对于人才留与不留、引与不引,起着关键作用。
他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一定要有紧迫感,每一个企业不论大小,不管是星星还是月亮,只要是照亮顺德这片热土的,政府都要全力以赴、责无旁贷地服务好。“这个事情会从我做起,以我为主,以身作则”,彭聪恩向现场区政协委员们表示,有了事情可以第一时间告诉他,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发了信息,一定会百分百回复。
彭聪恩还透露,顺德接下来还将打造一批跟行政镇街不同的特色小镇,有宜居、宜业、宜创等多个主题,面积约为两三平方公里,但是具有顺德特色、环境优美,可筑巢引凤引进高端产业。这些特色小镇将作为平台,成为顺德经济新的增长极。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彭聪恩最后用这句话勉励现场的所有区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对于政府做得不好的,也要做好民主监督,共同为打造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创新顺德而努力。他还建议,区政协委员们要多走出去,看看其他地区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才能更好地支持区委区政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