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扶持九所高中 五年后个个有特色
文/珠江商报记者 王祥
17日,顺德区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工作会议暨特色项目新闻发布会在顺德一中举行,出台实施意见,发布顺德一中等9所学校特色项目,并在今年投入1000万、明年投入1500万来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化项目。
当前,高中都已经收归区统筹,接下来这些高中如何发展?17日,区教育局正式发布《顺德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接下来顺德普通高中如何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指引。
记者在《意见》中看到,顺德此举是为了在“十三五”期间初步形成我区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基本模式,使普通高中更加规范、更赋质量、更具特色地发展,形成“一校一特色”的校际间差异化发展格局。
《意见》中要求各普通高中要从自身特色发展的实际出发,推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建设项目,并要求在办学体制创新、育人模式打造、特色学科建设等三个方面形成特色体系。普通高中要先培育特色项目,然后锻造学校特色,最后再形成特色学校。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顺德普通高中特色项目资金是1000万元,明年将会提高到1500万元。“我们希望每一所普通高中都能够提炼学校亮点,今年其实我们收到不止超过9所学校递交的特色化发展项目材料,最终经过选择确定了顺德一中、李兆基中学等9所学校的特色项目。”区教育局局长闵乐萍说,在实施特色化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不能急但要快,“急是没有目的,快则是有方向,特色项目建设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手段和路径,在打造特色项目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提升办学质量这一核心目标,不要为特色而特色。”
记者也了解到,对于已审核通过的9所特色项目学校,区教育局要求学校要按照实施方案确保经费合理合规开支,保证支出进度,扎实推进特色项目建设,通过特色项目建设切实起到提升办学质量的作用。
据悉,这9所学校特色项目中,顺德一中、郑裕彤中学、容山中学、乐从中学都将开办实验班或创优班,李兆基中学将科学教育作为特色,罗定邦中学则引入信息化,顺德实验中学和伦教中学分别将艺术和传媒作为特色,华侨中学则开办“三侨生班”、建立创客教育中心。
文件解读
到2020年全区普高都有办学特色
根据意见,目标是:一是重点打造几所富有鲜明办学特征,在全市、全省有较大影响力,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品牌学校和区域性龙头标杆学校;二是引导全区普通高中结合自身文化传统和办学实际,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到2020年,全区普通高中形成各自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构建“学校特色、区域多样”的普通高中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改革高中、学科特色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拓展高中。
在思路方面,要在办学体制创新、育人模式打造、特色学科建设等三个方面形成特色体系。办学体制创新包括组建教育集团、促进联合办学、推进国际办学;育人模式打造包括建设特色课程体系、利用社团培育、构建学校特色活动体系;特色学科建设包括有重点、有计划地加强某个重点学科的建设,建设外语、艺术、体育、数理、人文、科技等学科特色班,学校建设完整系统的特色学科课程体系、专业教师队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根据意见安排,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规划启动阶段(2016年4月—2016年9月),主要是调研、理清发展思路以及征集项目;实施推进阶段(2016年10月—2019年6月),对特色项目评审、挂牌、项目实验、实施、评估、总结提高等;总结推广阶段(2019年7月—2020年7月),验收、表彰、总结推广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