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完善人才项目落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浏览人次: 18次 发布时间:2016-11-25


完善人才项目落地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文/珠江商报记者彭巧云

今年8月份,来自全国105所重点高校的200多名“双创”人才,怀着来顺德创新创业的浓厚兴趣,带上各自的高端创新成果,为顺德的“协同创新”注入强大动力。近年来,顺德区政府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和创新项目,出台系列产业政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今年两会报告也提出,着力建设广州大学城卫星城,将与10所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合作机制。

主动对接国内外知名院校

近日,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智造顺德”奖学金颁发暨顺德考察活动在顺德华桂园举行,共奖励该校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共30人。据悉,华南理工大学“智造顺德”奖学金今年设立,至此,顺德已在国内共5所知名院校设立奖学金,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近年来,顺德一直加强高校科研项目、高层次人才与顺德区产业对接,助力创新驱动发展。顺德区拥有全球范围内极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还建立了一大批院士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平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人才开辟了实现抱负的广阔天地。

美的集团今年作为唯一家电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就在于其创新研发体系。据了解,美的在顺德投资30亿元建成全球创新中心,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建起研发机构。目前,美的集团已经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室、广东省重点工程中心、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专利储备超过2万件。

为了对接国内外知名院校,顺德还多年来持续举办“风舞”系列顺德日交流活动。10月份,“智聚顺德·筑梦未来”系列精准型高端人才洽谈会走进北京,今年顺德在连续举办四年“凤舞燕京”招才引智活动基础上对引才渠道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活动共有顺德28家企事业单位,吸引高端人才927人参会。

除了引进传统产业的人才,为了满足顺德电子商务和机器人行业的人才发展需求,顺德区出台了《顺德区新兴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未来工匠计划)》。同时,继续开展“未来工匠计划”,搭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引进专业对口院校进驻顺德区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未来,顺德还建立培养人才的校地交流合作机制,包括开展研究生联合招生和培养,共同培养专职科研人员,支持博士后、教授工作站(室)建设,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务实合作,共同培养符合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建设科研成果交易平台

今年,顺德布局全球引才,在高端人才(项目)精准对接方面动作频频,擦亮人才引进品牌。同时,顺德还通过政策、资金、平台的方式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带领项目、带成果到顺德转化。

2016百所高校“双创”人才顺德汇暨创新成果(项目)对接会系列精彩活动吸引大批“双创”人才关注顺德,优秀项目落户顺德,强化了顺德良好区域品牌形象。当时,美的、海信科龙等近20家企业、园区与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30多所高校就20个涵盖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学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和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表达了初步合作意向。与此同时,中关村(顺德)创业学院落户顺德区,为优秀项目提供可对接、可落地的平台支持。

5月,来自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近5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高校专家走进顺德,与顺德区内过百家企业对接交流,其中27位专家与38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7月,对接活动取得成果,创业千人尹良红教授跟顺德区高新区管委会成功签约,血液透析产业合作项目落地顺德。

今年国家出台了一项政策,就是允许科研成果拿出市场来实现它的价值,这些高校的专家教授也可以走出来兼职,这对于顺德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因为这些科研成果要在市场实现价值,就需要很庞大的制造业基础。

“既然不生产钢铁的乐从可以打造一个华南地区最大的钢贸市场,那么,顺德也可以建设一个庞大的科研交易中心。” 顺德区留学生协会会长邓智钧透露,协会将举办一场全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大赛。“我们希望在顺德打造出一个科研成果交易平台,通过顺德的制造业吸引科研团队到顺德落地生根。”邓智钧称,这个平台做出来后,顺德的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科研难题,都可以在这里寻求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