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综合消息据中新网消息,今天零时41分,迎来大雪节气。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冬(即农历十一月)时节的正式开始,气温将更低,白昼也将更短。“大雪晴天,立春雪多”,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大雪节气的象征意义及重要性。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大雪到来,意味着天气会变得更加寒冷,也产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民俗,比如滑冰滑雪、打雪仗等等,“很多地方还会做腌肉、香肠,以备过年”。
大雪三候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值得注意的是,大雪并不是指这天一定下雪,而是表明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
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指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荔挺”则是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习俗,南北不同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高巍说,不止南京一带,国内很多地方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比如腌肉、做香肠,以迎接新年,“腌制这些东西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要从大雪就开始准备”。
“旧日北京在大雪前后有一个特定习俗:取冰。”高巍表示,古代夏天没有冰箱,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需要用冰块降温、为食品保鲜,“人们往往会在这一天,在冻结的河里凿冰备用”。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部分地区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北方一般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高巍笑着说,这也是大雪前后富有特色的娱乐活动,古代文人雅士还会举办以雪为题材的诗会,还会一起欣赏雪景。
“大雪到来,老北京人会在晚餐后围炉夜话,品尝一些特色小吃,闲聊以消磨时间。”高巍说,那时到了深夜还会有卖热包子、馄饨的小贩,“也算有一些‘夜生活’吧”。
附:大雪饮食,进补要得当
大雪节气到来,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了,这个时候要注意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来补充营养、防止上火。到底大雪节气吃什么比较适宜呢?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一类的食品,增加抵抗力,亦可常喝姜枣汤抗寒。高巍介绍,冻柿子也是老北京人特别喜欢的水果,“肉厚多汁,也可暖胃”。
莲藕
由于冬季天气干燥、饮食过热常造成人体燥热上火,莲藕能清热润燥,深受欢迎。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长时间炖莲藕,最好选用陶瓷或不锈钢的器皿,避免用铁锅,也尽量别用铁刀切莲藕,以避免其氧化变黑。
西葫芦
天冷时,人们容易饮食过量。美国巴斯帝尔大学研究发现,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身体发胖。西葫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热量相对较低,消化速度较慢,饱腹时间也较长,因而可以防止冬日过量饮食。
西葫芦中还含有胡萝卜素,有益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生吃西葫芦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汤吃。
荸荠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甘蔗
冬季是很需要补水的季节,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多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具有滋补清热、通便解结的作用。
甘蔗含糖量高,应控制食用量,睡前不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