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社是“养鸡生蛋”经济
顺德新闻网讯 珠江商报记者黄秀娴报道:8日,顺德区农业局召开全区农村管理政策宣贯解读暨业务培训会议。区农业局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各镇(街道)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以及各村(社区)党组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股份社理事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等,共7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政策宣贯对象以“村官”为主,是这次会议的一大特点。区农业局副局长霍炳朝指出,顺德农改“十二条”以及10份农改配套政策已于上月正式向外发布,共同形成了“1+10”的农改政策体系。而接下来的推进和落实是否到位,最终体现在农村基层一线上。他认为,“村官”时刻直面基层群众,熟悉和正确理解好上级的政策思想非常重要。这不但对加强农村管理加快农村建设、服务群众有更好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规范基层管理行为,使得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让群众明白,还村官清白,确保各项农改政策的有效实施。
会议上,原市委党校副校长何劲和作了“党领导下村(居)民自治”的专题分享。近三年来,何劲和一直在村居一线调研,他发现,村(社区)治理问题相当复杂,除了有推动的力量外还有不少阻碍的因素。他认为,村(社区)治理首先做好村居党建工作,而党建,起码要建四种“力”。一是领导力,村居的书记主任要做到引领作用,让群众信服;二是服务力,村官要真正走街串巷为村民办实事,把基层党组织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张庞大的服务网;三是宣传力,在村居里传播好积极向上的主流声音,不要被消极的“杂音”盖过;四是影响力,这是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和积淀下来的。他认为,村官坐在办公室没用,关键是走出去做好服务。
另外,何劲和认为,村(居)民自治是一个系统的行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区等各个方面。首先,村(居)“两委”要有大局意识,通过与群众日常的交流让群众听到党的声音;其次,要懂得为群众理财,“股份社经济绝对不是分钱经济,不是杀鸡取蛋的经济,而是养鸡生蛋的经济。”因此,有能力有智慧的村官,必须要对建设富有活力的股份社负责。此外,自治不是放养,良好的治理文化可以涵养一个村(社区)的民风;自治同时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需把教育、医疗、治安、卫生等放在头等位置。何劲和还说,自治的精髓是“民主+法治”,因此,村官需检讨四个民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8日,区农业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还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规范、“五好新村居”三年行动计划等多份顺德农改配套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据霍炳朝透露,为了切实推进农改工作的实施,区农业局接下来还将分镇(街道)安排相关的政策宣贯解读和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