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日常监管全覆盖 阳光抽检齐参与

浏览人次: 14次 发布时间:2017-01-24

顺德通过日常监管、构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手段,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文/珠江商报记者王祥

昨日,记者从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2016年度顺德区食品安全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受到群众肯定。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在过去一年中,他们通过日常监管全覆盖、阳光抽检、构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手段,让顺德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去年顺德食品抽检中内在质量不合格率仅为2.79%,较2015年下降44%。

创新方式邀请市民来抽检

在过去的一年中,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每个季度区食品药品监管局都会向社会票选想要抽检的食品品种、地点,并邀请市民亲自参与现场抽检。记者了解到,这个餐饮服务“你点我抽”阳光抽检活动自开展以来已举行了4次,全年抽检的36批次样品全部合格。

除了开展阳光抽检活动,2016年,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全年从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各环节(含食用农产品)的日常监督抽检工作中共抽检3087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率2.79%,较去年下降44%。

今年,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还准备将阳光抽检扩展至食用农产品,开展“食安妈咪——走菜场”活动,市民可在农贸市场自主选择蔬菜样品,现场快速检验并公示结果,使市民全过程了解农贸市场抽检工作,目前已在北滘举办了首期活动,得到参与市民的一致好评。

同时,顺德去年建立了全区首个“餐饮HACCP教育示范基地”——佛山东园餐饮有限公司,长期免费对外开放。“此举是为了让企业参与到食品安全宣教工作中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在企业建设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站点,一方面让食品科普宣传更真实,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重视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文化营造。

全区网格化监管覆盖率100%

据悉,在过去的一年中,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专业与地域相结合的方式划分监管网格,形成“网定格、格定人、人定责”的区、镇街、社区(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目前区、镇街两级共划定52个监管网格,确定区级重点监管企业30家,网格化监管覆盖率100%。

除了实施网格化监管,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力推分级分类监管全覆盖,通过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监管,深化餐饮量化分级管理,提升全区食品安全水平,目前顺德餐饮企业评定率达98.1%,其中A级餐饮单位152家,190多家农贸市场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2016年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766家次、餐饮服务单位4700多家次、食品经营单位3500家次、食用农产品经营户1900多家次。2016全区共公开食品药品行政处罚信息545条,共发布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15家。

推动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管理

2016年,顺德印发了过期药品回收实施方案,确定100个药品零售企业作为过期药品定点回收单位,全年共回收到过期药品共计约1600个品种,总价值7.2万元,过期药品回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而且,顺德去年还在杏坛、容桂、北滘镇开展食品摊贩规范经营管理试点,并印发《顺德区禁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鼓励小作坊入驻集中加工中心,扶持指导区内三个集中加工中心改造升级,推动小作坊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

为了让市民明白消费,顺德还积极构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除全面应用省局智慧食药监追溯系统外,顺德还在食品生产领域依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建设顺德区重点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已对食用油、大米、白酒、小麦粉、肉制品和食品添加剂共33家企业5个品种进行生产追溯。“我们正在进行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领域追溯系统的前期调研。”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称,今后顺德将积极筹备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追溯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让顺德的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016年顺德区食品安全满意度在第三方测评中得到社会各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