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生与不生的选择题,不少市民表示:
要不要二宝 “成本”是个问题
巨大的经济负担使许多家长望“二孩”生畏。/珠江商报资料图
顺德新闻网讯 珠江商报记者林晓格报道:“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实施后,给许许多多的家庭出了一道“生”还是“不生”的选择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管是还在挣扎、犹豫,还是已经响应“号召”生下了二宝的夫妇,不少人表示这道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成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是经济账账面上的成本,还有更多诸如时间等隐形成本的付出。
看得见的账:不花一套房难养好一个娃
今年1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透露,2016年全国住院分娩活产数达到1846万,较2015年增长11.5%,其中二孩及以上占比逾45%。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指导司相关负责人称,二孩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但是政策与群众意愿有差距。照料压力、养育成本、女性的职业发展,以及追求生活质量等因素,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约束增强了。有调查显示,育儿成本已经占到中国家庭平均收入的近50%。
王女士家住大良,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目前儿子在读幼儿园大班。“全面二孩”的消息出来后,她和丈夫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最后只能用“呵呵”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养不起,除非自己中了彩票大奖。”
从去年开始,王女士就紧张地为孩子寻找学校准备读小学的事情了。“能去的公办觉得不是很满意,但是好的民办的学费是个不小的负担。”王女士了解了多家心目中的民办学校学费,都是几万元一年。
“如果真的去民办读,要读到初中,一路下来不花一套房难养好一个娃。”王女士说。
而自前年开始,王女士的儿子跟着一个老师学钢琴,家里还买了一架钢琴给儿子练习。王女士算了一笔不完全的账:两岁前的每个月的奶粉、尿片钱等将近2000元,购买钢琴一万多元,每个月的钢琴培训费1000多元 ,幼儿园3年每年2万多元。“这些看起来是像大头的支出,其实还有很多看起来是零星的支出但是积少成多根本无法计算,比如衣物、玩具,还有因为身体问题或者淘气磕碰时不时要去看医生等。”
在王女士看来,自己目前在儿子身上的支出,还只是在普通的“小头”。“以后上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要花钱的地方更多了,现在就算是给生了,想生了,也生不起二宝。”
看不见的账: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自由的囚徒
目前,顺德区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约有15万对夫妇。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6年,顺德区二孩生育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共生育二孩约8000人,预计2017年二孩的生育数量将超9000人。
卢燕红在大良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大宝女儿2011年出生,现在在幼儿园大班。抱着再生一个给女儿做个伴的初衷,卢燕红要起了二宝。二宝儿子今年元旦出生,现在两个多月。
卢燕红每个月的工资是5000多元。为了照顾孩子而请的保姆,工资每个月4000元。“已经给保姆包吃包住了,算起来保姆的费用已经超过了我自己的工资了。”
虽然还有丈夫一起撑着,但是卢燕红还自己做着一份保险的兼职,以贴补家用。
和看得见的经济成本相比,在卢燕红觉得自己更加感受到了自由的可贵 ,以及身体日益吃不消。“现在一点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都没有,身体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只有大宝的时候,卢燕红上班前送去幼儿园,下班后接回家,不用老人帮忙带都还勉强可以搞的定。但是,在二宝出生后,虽然请了保姆帮忙带,但还是分身乏术。
“早上起来给小的喂奶,喂完了赶紧送大的去幼儿园,然后买菜,回来又要给小的喂奶等一系列事情,然后很快就中午了,一天都是在带孩子中度过,连基本的休息都难达到,更不用说做其他的东西。”卢燕红说,以前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外出还是比较少,现在带着两个,可以预感将是“寸步难行”。
更让卢燕红发愁的是,不久后自己将休完产假,到时候又要回到工作中。“想想头都大,到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处理。”卢燕红笑称,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搭进了自己的全部的休闲时间去照顾孩子,在孩子这里没有“旷工”的权利。“觉得自己一点时间都没有了,一点自由都没有了,就像个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