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各大医院”有备而战”
顺德新闻网讯 珠江商报记者林晓格报道:有关人口专家预测,顺德区将在2017年迎来生育小高峰,但出生堆积现象会在3至5年内基本释放完成,2020年后人口出生将回归常态。而根据顺德区部分大医院的孕妇建档情况来看,今年7、8月份或将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应对未来的生育压力,顺德卫计部门将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重点引进和培养儿科人才,营造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的社会环境。而医疗机构方面,各大医院也在未雨绸缪,提前“备战”。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原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搬新院后将增加20张床位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产科主任郭跃文介绍说,根据往年的经验,一般产科的淡季会出现清明节前后。但是郭跃文也表示,“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预计今年的淡季现象不会太明显。郭跃文分析,目前35岁以上已婚妇女在生育二孩的需求上较为迫切,选择在2016、2017、2018这3年来完成生育计划的占多数,这也导致这两年高龄怀孕现象较多。根据已建档的情况来看,该院产科新一轮的生育高峰会在今年7、8月份到来。
分娩人数增多,床位自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郭跃文透露,搬入新院后,产科病房数量比旧医院产科要多出近20张,达到130张,其中还包括有10张VIP床位。
顺德区妇幼保健院:
把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水平
列入学科建设重点工作
目前顺德区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约有15万对夫妇,其中女方35岁以上约为6.2万对,比例约4成,而40岁以上的比例约占2成。顺德区妇幼保健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以来,该院的高龄产妇所占比例也从原来的10%—13%,上升到现在20%—23%。
高龄产妇比例增多,由高危妊娠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及危急重症病例也相应越来越多。为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水平,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引进具ICU救治医疗人才,购进先进的医疗抢救设备及器材建设内科ICU,该科室于上月13日正式开科。
该院表示,将把提升危重孕产妇的抢救水平列入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加强危重孕产妇群体的抢救培训工作。同时,将加大产科人才引进,并协助卫生主管部门全面提升产科、儿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今年,该院已将青年医师培训列入工作计划,派出多名年轻骨干赴湘雅医院进修学习,将当地先进的诊疗及管理经验引入顺德。
不过,该院院长陈启康表示,有限的业务用地以及极其不便的交通难题,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该院的业务发展,同时也给就诊群众造成不便,希望政府能关注新医院建设,为顺德妇儿健康事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原桂洲医院):
分娩环境将得到大改善
记者从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将于今年9月搬迁至新院区,届时床位数量有所增加,床位紧张的问题也能得以缓解。另外,新院区住院楼15楼设有VIP病房可提供产科使用,产房内增设独立产房供产妇使用。搬迁至新院区后,后无论是产科住院环境还是分娩环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目前,该院设有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产科作为高风险科室,在出现危重抢救时,医院会启动抢救应急预案,召集由各专科技术人员组成的抢救小组参与抢救,尽可能地为产科提供各种资源,为孕产妇保驾护航。此外,该院还将会经常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专科危重症的急救演练,以提高医疗团队综合实力及快速反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