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马上就办 立即就干” 狠抓落实强化执行力

浏览人次: 15次 发布时间:2017-03-29

菊花湾大桥正如火如荼建设中。作为北部片区直连西南片区唯一通道和佛山新城中轴线的延伸,该桥建成后将对勒流的城市格局、发展空间乃至整体区域价值的提升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文/珠江商报记者谢意 邵姮 吴景邦 王祥 叶芝婷 王志斌 梅师遥

核心提示: 2016年,顺德坚定实施“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重点、破难题、抢速度、促发展,重点任务和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新一年,是全面落实建设“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创新顺德”目标的开局之年,在28日召开的顺德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明确指出,2017年是“落实年”,要把狠抓落实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形成“马上就办、立即就干”的干事创业氛围。对于今年全区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政协委员们不仅关注,更主动支招。

全力以赴用行动说话

为推动高效落实提供坚实保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2017年,我们要全力以赴抓落实,用行动说话、用成效证明,切实提升顺德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会上,彭聪恩在作政府报告时用一个篇章专门讲述今年该如何落实保障各项重点工作,着重提到要完善机制、强化队伍、规范执法、加强监督等内容。

彭聪恩指出,新一年全区将紧紧围绕“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161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战略项目化、项目时间化、时间节点化,严格将目标任务落实到人。目前,三大片区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片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奠定,接下来,要加强三大片区统筹力度,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合力。此外,要着眼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创新跟踪问效方式,完善定期报告制度,推进绩效考核精细化,拓展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强化绩效管理的指挥棒作用。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是从严治政、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基础。彭聪恩提出,在队伍建设方面,应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对懒政怠政者要及时予以调整。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鼓励干部“走出去”学习,提升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探索在专业性较强的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特聘岗位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过去一年,区委区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促改革、优服务,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进展。新一年,全区要确保落实规范,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严格执法人员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同时,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建设,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水平,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

“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社会和舆论监督。”彭聪恩在谈落实保障时还提到,要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等重点领域的微观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监管。创新性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标后监管,推进廉洁试验区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加大重大政策措施、公共资金、重大工程、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

大项目的落实可引入PPP模式

推进轨道交通期间做好交通疏导

看着手中的全区重大项目任务分解表,政协委员们在28日的分组讨论环节中,也主动谈起了如何抓落实,并为政府部门支招。

“看完政府工作报告,总的来说十分振奋人心!从片区发展,到城市环境提升,从产业转型升级,到医疗教育改革,均给出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区政协委员何利平坦言,面对新形势,总体发展蓝图已然清晰,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狠抓落实,“在大项目的落实上,我们不仅要有先进的规划理念,也要引入先进的投融资模式,比如目前已在试行的PPP模式,对于解决政府投入难题非常有帮助,可供不少大型工程借鉴。”

2016年,佛山轨道1号线二期建成运营,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和佛山轨道3号线开工建设,佛山轨道2号线、广佛环线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佛山轨道9号线、11号线、13号线启动前期研究工作,顺德开始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区政协委员陈茂祥点赞顺德的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并称其有助于顺德的对外沟通连接。但陈茂祥建议,政府在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工作上,除了加快落实推进时间,还应当注意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缓解区域交通拥堵等问题,便利市民出行。

教育改革也要狠抓落实

政府要有政策和财力支撑

区政协副主席夏伟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落实,这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在《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不少目标,这需要我们按照阶段去逐步完成。以教育版块为例,每间学校都要统一思想积极行动,根据《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部署进行规划。而作为政府部门,也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财力支撑,特别是人力资源调配上,需要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注重顺德现有教师的层次培养,这样与引进外来人才相结合才能有效的完成《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目标。

去年,区委区政府将教育和医疗卫生作为区域核心要素,主动牵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名校,探索合作办学办医,打造教育和医疗高地。今年,顺德还将加大与优秀平台的合作办学力度,加快京师励耕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顺德北滘学校、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研究院建设。同时,整合区域内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学校网点,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区政协委员、北滘镇党委副书记何广辉介绍,位于北滘新城区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顺德北滘学校办学规模为60个班,其中小学36个教学班,初中2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700人。作为顺德北部的重点项目,北滘将配合区相关部门,确保小学部在2017年初进行招标、建设,年底完成基建工程,2018年上半年完成装修配备,2018年9月开学;初中部2017年中开始建设,2018年底完成基建,2019年上半年完成装修配备,2019年9月初中开学。学校委托华南师大团队管理,设立学校办学理事会,充分享有教育管理自主权。何广辉表示,当前教育事业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对顺德北部建设与广佛都市一体化的城市核心区、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国际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和高端人才汇集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用3~5年的时间,把学校打造成顺德北部片区乃至广佛都市圈的标杆学校。

制定三年计划

扎实推进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提升

“个人理解区两会为何在3月开呢?重点就是为了推进“产保区”和村级工业园区整治工作,让政府、企业、各界一同实干落实。”区政协委员、陈村镇党委副书记苏健彬如是说道。

政府报告中提到,2017年,顺德将扎实推进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提升,落实村级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双达标”三年行动计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让市民享受更美更优的环境,让融入大湾区的顺德更具环境优势。

区政协委员、乐从镇党委副书记黎浩鹏介绍,目前,全区200多个村级工业园,乐从占了51个。为了扎实推进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提升,乐从镇制定了三年计划,其中2017年改造15个,2018年改造21个,2019年改造15个。通过三年行动,将全部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

提案点击

向军华:

培育3D打印行业,对接传统特色产业

无论从市场前景、行业分析,还是政策导向看来,3D打印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成长空间。结合顺德区3D打印行业现状,建议加大对3D打印行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成立3D打印创新中心(或向优势企业的建设基地借力),提供开放式的参观和了解3D打印技术的平台;同时政府引导,校企合作,通过互动实践等形式进行学生培养,建立科普教育和培训中心,培训3D打印技术的应用人才。

此外,建议政府牵头带动,联合区内3D打印产业创新的优势企业,可利用优势3D打印企业的设备、教材、售后服务,软件支持等,整合3D打印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资源,推进3D打印创新创业资源集聚,逐步提升本地3D打印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应用水平,努力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并建议出台专门针对3D打印产业的政策扶持,如项目产业化、共建产业基金等多方面着力,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大力推动3D打印应用技术与本地传统行业、特色产业对接。

陈晓亮、欧阳征愧、严华: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推进顺德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的评选涵盖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目前顺德除了北滘镇以“智造小镇”名义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外,其他镇街也都基础良好、各具特色。当前,顺德其他镇街亦纷纷规划、筹备申报特色小镇。由此,建议区政府强化指引,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其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特色小镇的定位,内涵和建设方针。特色小镇如何特,如何建,当前各镇街是各自摸索,建议学习浙江模式,出台指导意见,成立特色小镇建设委员会,强化指引,指导镇街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明晰特色小镇定位和方向,避免镇街走弯路走错路。

同时,政府强化统筹,可统一聘请省级、国家级专家对镇街加强业务培训;加大用地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列为重大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设立特色小镇产业投资资金,提供产业链融资服务。实行激励机制,对如期完成申报目标的镇街亦以奖励,在区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陈伯流:

强化环保管理,引导企业规范经营

去年的环保风暴过后,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企业生产与环保管理的矛盾,实现经济绿色长效发展呢?建议政府按辖区企业数量比例充实环保队伍,确保环保巡查、执法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区、镇(街)、村三级联防机制,可通过购买服务、在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等先进手段进行科学管理。

同时,多方式、多渠道强化环保宣传,环保部门要在传统的媒介上宣传外,还应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进行宣传,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应打破信息孤岛的壁垒,运用大数据的优势进行宣传和管理;并制定负责清单,简化审批流程,对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应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注重后期监督管理。

梁燕云:

构建职业教育终身制

顺德的经济社会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但纵观当下顺德职业教育现状,面临着职校生质与量难匹配制造业需求、办学经费来源单一、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差、调整改革过度时间长、空档期成了发展的“真空期”等问题,因此,建议首先构建职业教育终身制、全民化教育体系,引入产业上岗考核体系与标准,职业学校毕业学生与在职工人持证上岗,无证再进学校学习培训;其次,引入社会资本,职业教育社会化。

再次,政府企业学校拧成一股绳。曾经辉煌的“顺德模式”最大的启示就在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与学校这三大力量拧成一股绳。政府配置、引入教育资源,企业提供人才标准,学校对接产业需求。政府的力量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统筹、整合和顶层规划的设计上。政府做好教育的资源集约配置与资本引入,通过统筹规划、统筹经费、统筹管理,避免了各学校的重复设置,使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