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

浏览人次: 16次 发布时间:2017-03-29

优生优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完成率达100%;为孕产妇免费实施孕期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产前医学检查率达98%;免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率均达95%;科学育儿村居项目开展覆盖率达50%以上。

教育惠民。推进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不少于2000个;加快顺德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顺德北滘学校、西山小学高新区学校等标杆学校的新建工作。

文化共享。提升和完善5个基层自助图书馆,举办12场“德胜读书会”阅读分享会活动;新建或改造10个社区体育公园。

食品安全。深入实施“电子支付+检测追溯+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项目,构建辖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四品一械”监督抽检力度,累计抽检达到3100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及企业处置率达100%。

就业提升。推广应用“顺德就业通”微信服务平台;新增2家以上具有综合孵化服务功能的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推行以竞争性分配形式开展新兴(支柱)产业存量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工作。

社会保障。继续推动公办养老机构试点社会化改革工作。积极促进慈善救助,推进支出型贫困家庭医疗救助,进一步加大对因病致贫家庭的帮扶力度。引导慈善类社会组织有效运行。

便民服务。升级区行政服务中心智慧服务大厅功能。将“因私护照”及“边防证”业务下放至镇街一级出入境窗口办理,提升群众现场办事体验;完善“顺德百事通”各类信息查询服务功能。

治安提升。完成不少于1000路一类高清视频监控点升级,接入地市级视频云平台进行深度应用,提升全区社会治安防控效能;建立1个戒毒社工办事处、10个镇街戒毒社工工作站,积极帮助吸毒人员恢复健康、回归并融入社会。

生态家园。在大良、陈村辖区内选取3个试点村居完成城中村和旧居民社区改造升级工作;完成容桂、伦教辖区的城市棚户区(城中村)239套住房改造、全区32个以上省级绿色村庄创建、38个试点村居的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任务;继续推进伦教、勒流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确保压缩设备投入试运行。

公交优化。开通顺德至广州市的定制公交;开通北部片区人才集聚区至南海金融高新区的跨区公交快线;优化区内至广州南站的公交线路;在容桂街道投放1000台公共自行车,实现十镇街公共自行车服务全覆盖,完成公共自行车系统一卡通改造工程。

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

市民健康。全区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比例均达省级标准;为8544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35231名三岁以下儿童分别提供免费的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中医药儿童调养服务;回收过期药品共约1600个品种。

优生优育。为10091对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孕产妇产前筛查数28006例,新生儿疾病筛查数29069例,听力筛查数28777例;100%的镇(街道)和30%的村(社区)已开展科学育儿项目工作。

文化共享。举办20场公益周末艺术现场活动,每场上座率均达到90%,惠及观众超过10000人次;完成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工作;全年建成23个社区体育公园和13个足球场。

教育惠民。提高公益普惠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至700元/年,完成23所幼儿园上等级评估(含复评),16所幼儿园完成省规范化督导验收工作。郑裕彤中学、华侨中学新增优质学位共280个。

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服务三个环节抽检累计达到3087批次;全区实施“明厨亮灶”餐饮服务单位达1673家;成功创建4条区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和136间区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社会保障。为889名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发放补贴;全年为6991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775.4万元,为10284名低收入居民发放临时生活补贴605.9万元。

就业促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8%的较低水平;评审认定12家区级创业孵化基地。

公交优化。新开通均安至江门荷塘、容桂至中山东凤的跨市线路;完成37条线路500台公交车安装车载WIFI、14条公交线路车辆安装银联闪付卡、验收40个电子公交站牌;更新及新增550台新能源公交车;完成800台出租车更新任务。

便民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智能服务大厅日均接待群众2200人次、业务预约676人次;新增“顺德百事通”17个应用功能,平台注册用户量18726人,注册服务型商家数量1149家,访问总量达185246次。

治安提升。全区共安装“猫眼”社会视频18003个,建成警务e超市210个,“门禁+视频”41506间,将原有203个警务室细化划分为348个警务室,建成环佛、环顺“护城河”警务执勤点72个,“两抢”警情从上半年日均4起减少至下半年平均每周不到1起,全年达到190天零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