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顺德区十个镇街举办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现场咨询会,让考生全面了解2017年顺德区的中考招生政策、录取办法和高中学校的招生计划情况,包括指标生问题、特色化办学项目等等,指导广大考生合理填报志愿。主会场活动在大良德胜广场举行,而其他镇街亦设有分会场供家长咨询。据顺德区教育局招生考试和审批服务科副科长梅杰华介绍,今年中考招生政策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革,其中第二批面向全区招生的六个层次,家长需重点关注第一、二、五层的招生设置,第一层创新班、实验班;第二层体育艺术特长生、港澳台生、传媒生班;第五层普通借读生班,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的志愿填报。
批次新改革
引导学校百花齐放
当天上午,德胜广场上各校的摊位前聚集起大批前来咨询的学生跟家长,有些人数太多的,学校老师还专门走到摊位前,聚成一个个小的“咨询群”,不少家长拿着最近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及排名直接询问心水校录取事宜。卢珊珊的儿子这次模拟考试在全区前1058名,她一早就来到咨询会现场锁定一中、李中和郑中三所心水校进行询问,而她最为关心的是今年这些学校创新班的情况以及到底要怎么填报。
据梅杰华介绍,今年中考志愿填报政策上最大变化就体现在创新班、特色班的招生上。除了一中和李中还是按照去年模式学校先招生再分班外,第二批的第一层次针对创新班、实验班,区内郑裕彤中学、华侨中学、乐从中学、罗定邦中学、容山中学五所学校试点共享平台招生。此外,第二层次针对体育艺术特长生、港澳台生、传媒生,让有这方面特长或港澳台身份的孩子选择此层次报读相关学校,这些学生报考时是有一定入围资格,此前4月份已进行了术科考试,并公布入围名单;第五层是针对普通借读生,满足越来越多的“新顺德人”他们的子女在顺德就读高中的需求。
梅杰华指出,过往许多学校已有与省内高校合作,或兄弟学校结成教学联盟等等的创新尝试与实践,但都是分散的,今年在顺德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树立区内龙头标杆学校,打造特色学校的大背景下,区教育局决定从各方面给予学校引导和支持,此次招生政策的改革,正是为学校搭建一个共享的平台,引导学校去建立有特色的项目,让家长学生有更多选择机会。目前在区教育局带动下,各学校亦掀起不断创新,不断拓展教育资源,寻求优质教育教学方法与合作机会的风潮,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创新实验班
引入名校优质资源
创新班、实验班可谓今年咨询会现场家长与考生的关注热点,像梁开中学初三5班的王广娜来到学校摊位前就首先询问创新班和普通班的重本率分别是多少,有着怎样的特色。
像五所试点学校中郑裕彤中学的创新班,是实行导师制,并与省内著名学校华师附中合作,引进名校专业管理、教师团队及课程资源,通过开设通识类、科技类、拓展类等课程,让学生成绩不断突破,培育社会创新型人才。据了解,郑裕彤中学2016届高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的全市中考中,排名前500名的只有1人,前800名只有11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全市期末统考中,进入前500名的上升至22人,大部分来自创新班,前800名的上升至51人。而另一所同是试点校的容山中学则与百年名校广雅中学以及南方医科大学高校合作,学生由容山名师+广雅名师+南方医科大教授任教,享受最优质的教师资源,此外,学校还设计了游学课程,让学生们在游学过程中提升素养,成为有创新意识的领袖型学生。容山中学校长区淑玲指出,今年五所学校共享平台招生最大影响是能够让更多优秀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
报考更理性
职校学生同样出彩
在咨询会现场还有一些摊位特别引人注意,不少中职学校把它们学校的特色专业学生作品,以及特色社团展示了出来,在郑敬诒职校的摊位上,几位家长就拿起该校学生设计的精美珠宝饰品连连称赞。梅杰华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顺德的职业教育在广东省,甚至全国都是一面旗帜,有着非常高的水平,现在许多家长在报志愿时也更加理性,觉得孩子在一所理想的职业学校学习感兴趣的专业,三年后毕业,不但有机会升读高校大学,还能掌握一门技术,同样可以很出彩。
郑敬诒职校机械专业部部长庞致军就介绍,本次招生咨询现场展示就是希望让家长学生直观地看到,在职校能够学到什么,职校与普通高中有什么不同,职校学生同样优秀。如前不久郑敬诒的学生就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加工技术竞赛中,勇夺一等奖第四名,创造了该校参加全国数控类竞赛连续五年夺得全国一等奖,并三次夺得全国第一名的辉煌成绩。而就业升学方面,2016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分别为97.6%和90%,学生参加2016年“3+证书”高职类高考上线率达96.8%。此外学校还与韩国庆北专门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3+2”和“3+4”高职、本科教育层次衔接,为学生打开升读国外优质大专院校的通道。
来源:顺德新闻网-珠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