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北滘军民融合策划: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各界声音

浏览人次: 9次 发布时间:2018-01-09

军民融合:要做好服务、走差异


化发展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监事长戴浩军民融合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军民融合的内涵应该包括“民技军用、军技民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既要坚持全方位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的军民双向流动、渗透兼容;更要坚持多领域融合,向多元经济成分延伸,由经济、科技、教育这些行业向全社会覆盖,由传统安全领域向新兴安全领域拓展,为全国“军民融合”提供广东经验。

军民融合发展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帮助企业迈过准入门槛。在民参军企业聚集的地区,可以考虑建设保密办公区,设立共享保密室,由具备资质的公司提供专业保密服务;请对口专家会诊,帮助民营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把好技术关,并指导质量管控、测试试验、建模仿真等工作。

政府要以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为抓手,持续推动重大改革和试点示范,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让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获得感,释放和激发融合的内在动力。

要做到“因地制宜、产业引导”。军民融合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不可盲目追求热点。在军工基础比较成熟的地区,打造军工龙头企业,优化产业链结构。同时,要找准与军工产业融合配套的结合点,快速形成产业聚焦效应。

民用企业要做到“紧贴需求”“立足实用”,要充分了解企业技术、产品在军事上的市场需求,主动孵化、发现、培育可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前沿尖端技术。尤其要注意的是,军民融合要有前瞻性、实用性,做到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军民融合:佛山顺德有很大潜力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于学忠:我历经唐山大地震救援过程,期间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也证明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很多救灾工具值得研究,相关体制也需要完善。同样,战争中,因出血死亡的比例达到25%,这意味着卫勤保障的完善可减少大量死亡。对于这些需求,佛山顺德北滘都有很大潜力。


军转民:要成立成果转化和金融服务平台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李玉光:国防科技成果是我国科技创新中最密集、最尖端、最活跃的部分。国防科技成果转向民用领域,是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国防科技成果转为民用的话,要明确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属与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公益服务性的成果转化机构、成立国防成果转化的市场经营主体、成立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等。


战场急救体系需要更多军民融合产品

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晓东:在顺德举办全国首届军民融合卫勤装备发展促进会,将加快推进我军后勤装备发展、后勤装备体系建设,落实习近平主席的战略方针政策。
出血是常规战争中战伤减员的主要原因。根据统计,战场伤死的17%是可预防性死亡,而可预防性死亡中79%是出血导致的。火线救治、战时救治、战后护送构成了整个战场急救的体系,战场急救装备也是围绕上述环节需要开发的。止血带是战士们在战场上的第一急救设备,止血带已经从最早的橡胶胶带,发展到卡式止血带,再到如今我军装备的单兵螺旋式止血带。


大数据为军民融合提供精准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戴国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中,依托科技计划流程管理信息、科技项目、科技报告、科技人才等资源,构建面向军民融合的多层次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这些大数据将促进我国新时代下军民融合的转型和革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将实现军民融合情报的实时精准服务,为国防部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顺德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以及广东省空间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启动,标志着佛山军民融合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军地专家、业界代表以及企业代表的交流沟通,有利于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大加深对军民融合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抓实抓牢军民融合平台建设,有利于加速“军转民”以及“民参军”的步伐。


接下来,佛山将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积极深化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领佛山产业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径

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佛山是制造业大市,而顺德是佛山的制造业强区,顺德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实现科技产品的产业化能力非常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打造科技顺德的重要途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也能够推动顺德的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顺德“民参军”热情高涨。


顺德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军民融合机遇,全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引领、致力打造大平台等,推动军队创新技术及军工企业的民用转化,在军民融合发展领域为“军民共下一盘棋”探索新路径。



民参军:要多学习了解,提升产品质量

原陆军后勤部战备储备处处长张亦驰博士:民用企业要注意军队采购网、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类采购信息。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年份,是民用企业非常关键的切入渠道和机遇期。企业要加强综合研究和判断,可以通过一些公开资料分析军队改革、规划、标准、法规的最新变化,了解军队建设方向和趋势。

民用企业要建立专门队伍,负责学习了解军队的最新采购知识,编制标书、投标报价,经常浏览军队采购网等;要尽快加入军队供应商库,入库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广告效应,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军队追加采购、应急采购,首选产品质量好、稳定可靠以及售后服务好的企业,因此,企业要加强产品质量管控和产品自检工作,强化全寿命服务意识。


要把设计城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军民融合创新设计服务中心

广东省经信委军工处副处长高海军:全国上下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掀起新一轮军民融合热潮,这对广东和顺德是一个福音,对全军卫勤装备发展、对广东军民融合模式创新,都具有重大意义。省里最近对广东工业设计城有个新的定位,即粤港澳大湾区军民融合创新设计服务中心,这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九大军民融合外包服务中心中的其中一个分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军民融合创新设计服务中心启动意义非常重大。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历来有先行先试的优良传统,科技发达,资本实力雄厚,是军民融合卫勤装备发展的理想之地。历经磨练,十年来广东军民融合取得长足进步,军民融合范围在不断拓宽,模式创新、效益、影响方面在不断提高,军工集团覆盖所有版块,包括兵器装备,高精尖武器系统。

2018年甚至今后五年,广东省军民融合如何发展?要抓住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和创新举办重大活动等关键。顺德要以广东工业设计城为龙头,打造创新服务试点,用好全省2000多家设计企业,宣贯军民融合政策,让300多家军工企业与设计城企业对接,催生设计成果。待时机成熟,顺德还可以与全省12个军工集团、高校院所对接。军民融合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顺德要吸取经验教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排除万难。相信顺德和整个广东的军民融合发展会取得巨大发展。



推动军民融合实现错位发展

北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崇曦: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高度集群的特色产业,完备产业链,全面的产业体系服务,发达的制造业中蕴含了大量技术产业化需求,都说明北滘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北滘镇将以更加开放合作、互惠共赢的姿态,以军民融合的战略引领发挥各类创新资源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整合全镇,乃至全市军民融合项目资源实现错位发展。


为顺德的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广东省空间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纯青:中心旨在将国家高新军事研究项目取得军民两用的重要成果,进行产品转化和产业化的推广。佛山作为中国制造名城,具有明显的产业化优势,中心能够落户在顺德北滘这片制造业的沃土,是双方优势的有力结合,在推进空间互联网产业化的步伐的同时,也能够为顺德的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设计城新方向:军民融合

广东工业设计城运营方广东同天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韩风琴:广东工业设计城如何再出发,再前行?我们选择了军民融合,一开始我们也蒙查查,我用两年多时间,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考察军民融合发展。我相信广东设计城在这方面能做成事,我们有庞大的设计师团队,我们的创新设计研究院也有大量高端人才,可以说我们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政府也为此做了充分准备,相信三五年后,我们会骄傲地说:“广东工业设计城,行!”


设计师则可以做出有更好体验的产品

广东顺德东方麦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刘诗锋:我们在卫勤装备领域里设计出新的器官移植运输箱,我们进行了大量背景资料研究,包括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我们研究使用这一产品的全过程,发现和梳理了非常多可以改进的问题,最终我们设计的产品功能更好,价格相对欧美更加便宜。另外我们设计可以刻上名字、LOGO等定制化内容的枪,也受到欢迎。所以,设计师在军民融合领域大有可为。军方注重技术本身,设计师则可以做出有更好体验的产品,当然,设计和生产的产品一定要保障质量,满足军方需求。

来源:顺德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