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顺德网议:不要再骗孩子药是“糖糖”了

浏览人次: 16次 发布时间:2018-12-01


不要再骗孩子药是“糖糖”了(网络图)


近日,顺德一小孩在洗澡时看到家里的高锰酸钾药片误以为是糖果,随手抓了一个来吃。当家人发现时,男孩的口腔已经染成紫色,幸好及时得到救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此类幼童误食事件的发生,再次给顺德家长们敲响了警钟。


11月28日,网友“小狗叼报纸”就在顺德城市网论坛上发文质问道:“幼儿误食药物,误食小零件等这种事件,在顺德发生过很多起,但是为什么对有些家长还是起不到警醒作用呢”?对此,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呢?


1至6岁的孩子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用口尝试物品,并对成人行为进行模仿。家长一旦看管疏忽,就可能发生孩子误服或偷服药物现象。“又一个粗心家长差点酿成了悲剧!”网友“二月柳芽”认为,幼童误食的事件频频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们太粗心了,因为大多数误食发生在父母疏于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下。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认为,就是因为家长平时骗孩子吃药的时候会说药片是“糖糖”才导致小孩子信以为真,看到药片就想吃“糖糖”。


不过,也有网友为粗心的家长们“叫屈”。“也是无奈啊,家长再怎么谨慎都是会有忽略的时候的。”网友“两个一起”表示,家长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孩子,时时刻刻顾及到。


那该怎么办呢?很多网友认为“防”是关键!“药品和危险物品都应该放到高处或者收好。”网友“大门口”表示,把危险物品锁在孩子够不着的范围内是最好的办法。


也确实如此。让“熊”孩子拿不到,就不用担心他们会误食了。为了防止宝宝误食危险物品,家长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将这些物品远离孩子,不给危险有可乘之机。还有网友建议,家长喂孩子药时不要骗孩子药是“糖糖”,反而是要告诉孩子药名和吃药的原因。此外,家长也应该学习科学的急救方法,若一时大意让孩子误食,也可以根据科学的方法进行急救。(覃海妮)


来源:顺德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