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严肃的政策性、高度的综合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做好组织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组织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指针。同时,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也包含着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关于党的组织工作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比如,在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把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维护党的统一与纪律紧密结合起来;如何以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实行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做好干部的培养选拔、考察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发挥干部在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防止干部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如何建立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前进的坚强堡垒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有过精辟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闪耀着科学的光芒,为组织工作指引着正确方向。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十四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系统地问答了在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中,包含着一系列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主要是:
(1)明确提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指明了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提供组织保证。突出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2)创造性地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强调必须把人民公认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选进领导班子;必须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推进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任用干部要搞五湖四海,坚持集体讨沦决定,不能个人说了算;在班子配备上首先要选配好一、二把手;强调领导班子必须树立改革开放的形象,班子成员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集体领导的权威。
(3)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是能不能发现和用好人才;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种空气;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深刻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解放思想,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强调建立健全干部的考核、任免、任期、交流、退休、弹劾等制度,倡导建立岗位责任制,要求对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并进行严格的考核。
(5)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指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于部。强调基层党组织要管好所有的党员,做好群众工作,使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组织真正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必须坚持党员标准,教育党员增强党性,愈是改革开放,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和道德,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6)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靠教育,靠法制,靠加强群众监督。要求各级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充分认识在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责任,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党风搞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组织工作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创造性地回答厂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思想建没;着眼于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组织建设;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作风建设;着眼于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制度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着眼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途径,是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指针。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近几年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比如: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新论断;提出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的总要求;提出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进一步解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总方略;提出在重点做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十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的同时,吸收其他社会阶层中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入党的政策,等等。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国际国内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进一步明确问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应当如何认识和怎样领导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必须贯穿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没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党的组织上作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千部思想作风建设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在广大十部特别是领导千部的教育培训中,必须坚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作为—项重要的内容;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察评价中,必须建守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于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将考察结果作为于部选拔任用的依据,引导和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执政后的根本建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贯穿组织工作始终的—条主线,贯彻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组织工作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确保各级领导权真正掌握在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人手里,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集体;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组织生活,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能的机制,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事业中来,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凝聚到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来;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要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口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以发展党内民主为重点,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加大组织制度创新的力度,增强组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伞而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建设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了—系列新任务新要求,组织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效服务和坚强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引: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要求组织工作进—步明确目标定位、更加奋发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要求进一步拓展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的内容,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夯实促进社会和谐的组织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求进一步激发党内活力、活跃党内生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