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和的慈善基金会捐赠2亿元并偕同顺德区创新创业公益基金会,在顺德区人民政府指导下,联合推出针对顺德区小微企业的纾困项目——“和衷共济”小微企2亿元应急支援计划。
“和衷共济”小微企2亿元应急支援计划第三期资助名单于4月17日公布,资助金已陆续支付至申请者提供的银行账户中。
与此同时,受资助的小型企业主通过电话、微信后台留言、实地走访交流等方式向基金会反馈企业情况及获批资助感受。
分享人:华耐仕(佛山)橡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霖
企业情况:【以橡胶为主业,在变化中找到适应性道路】
问:知悉你们公司成立已经14个年头了,可以跟我们分享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吗?
答:公司创办于2006年,最初是生产橡胶鞋底供货给珠三角鞋厂。后来机缘巧合有了做外贸的机会,并以低价格的优势进入了西欧市场,生意开始有点起色。但好景不长,2008年的金融危机,原材料大幅度上涨,当时公司差点就倒闭了。经历了那次危机之后,我意识到要想获得更大的溢价空间,必须要寻求突破。公司就注册了自己的品牌WORKBASE,我们一直专注于技术的提升,慢慢地得到市场的认可,完成了从过去的完全代工到自主品牌销售的转变。目前公司在国际高档补鞋业的鞋底细分市场已经打响了知名度,且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总的来说,公司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之路且找准了自己的方向,以橡胶为主业做自己的品牌,算是做成功了。
疫情影响:【出口下滑造成长远影响,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问:本次疫情对你们企业最大的冲击是什么呢?你们如何应对的呢?
答:3月份,在政府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伟大胜利,国内疫情进入了稳定期,企业好不容易开始复工复产,但国外疫情就开始爆发并日趋严重。我们客户主要是西欧、北美和俄罗斯,所以国外严峻的疫情形势造成需求的下降对我们影响是最大的。三月底的时候我手上还有5个货柜没办法出货。当时我就做了最坏的打算,这样的艰难时刻,如果是三个月,我们能撑过去,但如果是六个月呢,没有收入我们能不能顶得住?一旦恢复了,我们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供货?所以我做了两个决定:第一,让大部分工人放假,把人工成本降到最低;因为我需要保证手里有支撑下去的现金流,但工人们的食宿补贴还是照发的,要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第二,把车间主要干部稳定下来,发基本工资;这几个干部都是从开厂开始就一直跟着我的,从一线工人做起来的,所以我就把他们留下来继续做尾单。但是,有一点很幸运的是,我们的产品不受时效性影响。比方说有一些做服装的、鞋帽的受季节影响就很大,耽误几个月,做完没出货的或者买了原材料的没法用的,这么一折腾企业基本就撑不下去了。
和衷共济:【受惠与施恩,求存与思变】
问:您怎么看待本次的“和衷共济”计划?
答:我从两个角度去看,第一,社会的角度;说实话做慈善的大有人在,但效果在哪里,是否真的有实在地解决问题,这是一直以来大家都很关心的。那么,“和衷共济”计划并不是简单的资本捐赠,它是针对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小微企业而展开的应急支援资助。这无疑是精准的雪中送炭,而且整个计划执行力极高,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第二,个人角度;其实申请的时候我是抱着平常心的,且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在准备着。所以当我得知自己这么幸运拿到基金会这笔资助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了,这是我欠下的人情。作为受惠方,这种慈善精神我一定会传承下去的,在其他人困难的时候也希望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次,当我以后有能力的时候也要为基金会的社会帮扶工作增砖添瓦,做一些回馈的事情。
问:拿到这笔资助之后打算怎么使用呢?未来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规划吗?
答:我一直相信“有危就有机”,现在我们原材料价格降得很厉害,快到一半了。有了这笔资助来补贴租金、工资等成本之后,我就敢拿自有资本去投资原材料了。目前竞争对手无论是比我们强的还是弱的,都停工了,而我们就在这等着的,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疫情过后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说实话,修鞋这一行总量不大。现在我们已成功在这一细分市场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站稳脚跟之后未来我们会横向找梯子,希望把佛山品牌做大做强。
分享人:佛山市文杰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杰
企业情况:【新行业开创者,压铸线性机器人的先行者】
问:请问您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在市场上具有的优势是什么呢?
答:我们是2009年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其中一个分支叫线性机器人,用在铸造和压铸这种恶劣环境里面的。我们已经做了有12个年头了。在我们之前,全球是没有这种产品的,我们是填补了全球在铸造压铸线性技能上的空白。现在,我们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我可以有信心地说,目前我们是唯一有资格制定国标的企业。作为行业的先行者,我们始终在行业肩负起引领者的角色,多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于基础技术及前沿技术的研究,掌握了许多软硬件的技术专利。
疫情影响:【疫情倒逼技术革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问:疫情对您的公司有什么影响吗?
答:随着工业自动化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最近两年本身就已经火起来了,很多老板也意识到机器人取代人工的好处。这次的疫情导致很多企业花钱都请不到人,这就加快了他们下决心买机器人提高自动化的决心。所以疫情发生后,我们的订单反而是有所增加了。但也有一个致命困难就是原材料供应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多部件都是国外进口的,如今国外疫情严重,绝大部分国家都禁运了,我们的采购成本明显增加,而且要拿现金买货,速度还慢。现在的处境也是比较尴尬,订单增加我们反倒更着急。
此外,受到疫情停工停产的影响,我们基本上到3月上旬才全面复工,之前一直是居家办公为主,但房租、水电这些东西都要交的,员工的工资要照发,所以这个压力是确实存在的,基金会这笔资助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了经营成本上升的问题。
分享人:广东顺德华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移清
企业情况:【自主研发,创新赋能】
问:您公司的智能钢筋捆扎机好像获得了很多新型专利的认可,您是怎么样开始这个业务的呢?
答:原本我是做工程出身的,早在2012年我就发现在中国,工人都是用手工去绑扎钢筋的。这样效率很低,而且工作量极大。我们就开始专注于自主研发智能钢筋捆扎机,经过两年的努力,获得显著的突破——我们的产品机身重量仅为1.45KG,重量不到日本优秀产品的二分之。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轻便的问题,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构建厂对我们的产品做的一个经济的核算,他们原来一条大概21米长的生产线,大概需要4个人去打扎。现在用我们的捆扎机呢,他只需要一个人用一台机器就能完成。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如今我们的品牌已成为了行业的标杆,且是目前市场上知识产权完整、性能卓越、配置完善的产品。
疫情影响:【步履不停,砥砺前行】
问:请问本次疫情对您企业有什么冲击和影响,未来有什么发展规划?
答:因为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占我们营收极大的一部分,现在受国外疫情的影响,我们很多订单都被取消了,这个损失是惨重的。有了资金会这笔资助款之后,最起码能留住我们现有的技术人员。其实2012年成立以来,我们走过了八个发展年头,搞研发这一块的投资是非常大的,目前也仍然是一个亏损的状态。今年必然是更加困难的一年,我真的十分感激基金会的雪中送炭,如果企业这次顺利渡过难关,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把品质搞好,把产能做好,能为社会能为工友们提供一个好的工具,做一点贡献。照着这个方向走,未来我们也一定能打造畅销世界,誉满世界的顺德制造产品。
来源:顺德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