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手机、银行卡等同时丢失应采取4项措施

浏览人次: 37次 发布时间:2015-12-15

检察官支招:手机、银行卡、身份证同时丢失应及时采取四项补救措施

广州日报讯 (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韩文华、禅捕)在大部分市民眼中,如果钱包不幸被盗,第一时间意识到的损失往往都是包里的现金。对于那些“妥妥地”存在银行卡里的资金则会放心很多。毕竟小偷不知道密码,还能有本事把里面的钱提现吗?近日,禅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了两名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冯某和李某。令办案人员深感惊讶的是,上述两名嫌疑人不但多次入户盗窃事主财物,事后竟多次成功将事主银行卡内的现金进行了套现,这其中到底暗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市民又该如何进行防范呢?

案件:网吧相识结成盗窃同盟

冯某和李某都是四川人。经初步查明:2015年8月至10月期间,冯某伙同李某先后前往禅城区张槎大沙白屋村、澜石里水大麦村、顺德区大良等地,由冯某负责看风和接应,李某通过攀爬入户的方式盗走苏某、陈某、王某等4名被害人手机9部、平板电脑1台、现金约3000元以及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

据冯某供认,他与李某于今年在网吧相识,两人数次分工合作,由李某入户盗窃,再将偷回来的手机、银行卡、身份证等交由冯某操作转账,事后再将赃款二人平分。

揭秘:

“支付宝”功能成“漏洞”

既不知道银行卡密码,也不知道支付宝密码,竟可以将被害人卡内的现金转走。面对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作案手段,冯某如实供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原来冯某盗窃得手后,即会打开事主的支付宝账户,通过事主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号和手机号码来重新验证并设置新的密码,从而成功将事主支付宝里面的钱转入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内。冯某供认,通常事主的手机都是和银行卡相互绑定的,为他更改验证事主密码提供了渠道。

冯某供认,2015年9月,他和李某在禅城区澜石里水大麦村盗走手机、银行卡和身份证后,凭借事主的身份证拨打电话即更改了银行卡密码,后二人持银行卡前往张槎大富的柜员机内取走了5000元人民币。

警示:

手机、银行卡、身份证同时丢失应重视

禅城检察院表示,支付宝等手机支付软件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生活,但也给资金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

办案检察官指出,本案的犯罪嫌疑人将被害人资金转走的作案手段较为新颖,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市民日常生活习惯中的陋习和安全隐患,关于财物被盗后如何补救以及事前如何防范,检察院分别作出了警示。

被盗后如何补救?

⒈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供应商冻结相关业务,致电手机运营商挂失手机号码并补办。联系支付宝官方客服,只要不是自己泄密,支付宝承诺负责赔偿。

⒉可使用360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的防盗功能,远程删除手机里的支付数据。

⒊可在电脑上登录支付宝等账号,关闭无线支付业务。

⒋如果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同时一并丢失了,一定要立即到银行办理挂失,以防止损失扩大。不要侥幸相信仅凭借密码就可以绝对保证账户内的资金安全。

如何防范?

⒈切勿将所有银行卡和身份证件(包括家人的身份证件)全部放一起,避免一旦手机钱包被盗后,银行卡户主及其亲属的重要信息全部暴露在外。

⒉银行账户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如在上述身份认证过程中,有些户主因为偷懒而始终将密码保留为原始密码或直接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设置为身份认证密码,也可能会被犯罪嫌疑人破译。

⒊如果支付宝使用了快捷支付功能,一定要给每笔支付和每日累计支付设置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