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佛山首部地方性法规将在今日表决

浏览人次: 61次 发布时间:2015-12-18

“本次市人大常委会将审议表决佛山首部地方性法规,这在佛山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定位和意义。”

昨日,佛山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悦伦表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立法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建华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海祥、黄建丰、霍伙、卢立湃、林征出席会议。副市长黄喜忠、赵海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彭杰荣、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皮文井列席会议。

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修改二稿)》将在今日进行三审表决。“佛山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前,就已在立法机构、人员以及项目等方面作积极准备。获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更是全力以赴,加快工作速度和效率。”刘悦伦说,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曾表示,佛山的地方立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刘悦伦表示,在立法质量上,佛山严格按照《立法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地方立法工作中来,发挥了主导作用;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做到了“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此外,法规案还体现了佛山特色。在地方立法过程中,佛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立法人才和队伍。

“地方立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现在仅仅是开了一个好头。”刘悦伦坦言,我们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立法内容、质量、经验以及人才等方面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由于存在法律空白,很多城市管理工作缺乏明确规定,现行的管理有的失之于粗,有的失之于浅,有的失之于模糊,导致城市建设管理中出现了冲突和矛盾。希望接下来能通过高质量的立法,来引导和规范城市的各项建设管理,为佛山市民营造平安、有序、美丽、幸福的城市环境和氛围。

佛山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刘悦伦指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官之年,规划纲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他要求,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帮助市委市政府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所取得成就,就“十三五”时期佛山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总体目标和战略定位认真思考并提出意见建议。

刘悦伦强调,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也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谋划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会承担更多的职责和任务,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会议审议了《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佛山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修改稿)》、《佛山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情况的报告、关于佛山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实施城乡规划法情况的报告;审议了《关于召开佛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关于列席和邀请列席佛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人员的决定(草案)》、《关于佛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设旁听席的决定(草案)》;审议了《关于提请审议<佛山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的议案(草案)》、《关于提请审议<佛山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的议案(草案)》;讨论《佛山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绩效评估试行方案(讨论稿)》,并讨论了相关人事任免事项。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多项工作报告。会议透露,我市在“十三五”发展目标上,提出争当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排头兵,到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

市发改局副局长宋树龙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了《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编制情况,介绍了佛山“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以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

“十二五”成绩:年均增长保持9.2%左右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8000亿元,五年接连跨越3个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保持在9.2%左右。”宋树龙表示,在“十二五”末,佛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0.7万元,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工业生产总值则预计突破2万亿元,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佛山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2.6%以上,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开放水平上,截至2015年,在佛山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或项目)达到119家(个),5年累计外贸进出口预计达3200亿美元,年均增长5.7%左右。在民生改善上,收入增长、就业、教育、交通、保障性住房都取得较大成效,其中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提高到35%。

展望“十三五”:

2020年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规划的起草,充分考虑了佛山未来五年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宋树龙表示,“十三五”规划坚决贯彻中央、省和市委的总体要求,在发展定位上全面落实市委关于我市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发展、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定位论述。在发展目标上,提出争当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排头兵,到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 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宋树龙说,这些发展目标是比较务实的。要实现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2018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2016年到2018年GDP的年均增长就要达到8.5%。“这个增长速度还是可以通过‘跳起来摘桃子’来追赶的。”

据其介绍,我市确定了33个由市有关部门牵头编制的专项规划,目前已基本形成初稿,将于2016年上半年陆续出台。

《城乡规划法》实施情况

市国土规划局局长顾耀辉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了我市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建议。

问题:农村成违法建设“重灾区”

据介绍,2012年,佛山重新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今年1月,由省政府呈送国务院,目前该总规正在审查中。“也就是说,我市从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一直没有经过审批的适应当前形势的城市总体规划,这给我们开展行政执法带来一定风险。”顾耀辉说。

管理体制存在不畅顺问题,比如,市级规划、国土管理部门整合为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进行统一管理,而区级规划管理部门有的是与发改、统计管理部门进行了整合,有的是与国土、建设和水务等部门进行了整合。这就导致了条块分割上的不统一,影响了上下沟通。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调研中发现,违法建设行为广泛存在,屡禁不止。一是全市各区农村地区村民宅基地、自建房违法建设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二是住宅小区违法建设问题日益严峻,比如小区业主乱搭乱建、楼顶加建房屋等行为。

建议: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必须落地

“行政行为,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基础,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行政。”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认为,市政府要把《城乡规划法》 准确应用到全市城乡规划工作的始终。

执法检查组建议,要理顺我市的城乡规划体制,提升市级规划统筹力度,强化市级对全市规划编制的统筹;强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落地的统筹。比如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强制性内容上不得擅自突破,确保涉及交通、教育、医疗、公园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做到“全市一盘棋”;统筹重点片区的发展和重大项目的建设,特别是跨区规划项目的落实落地,例如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工作等。

在治理上,市政府要有效解决“城中村”等违建问题,逐步减少违建的存量,遏制违建的增量。要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基层执法部门切实加强与属地村居的联动,分片实行常态化管理,充分发挥村居一线巡查人员发现宅基地违法建设的优势,充分发挥小区物管发现住宅小区违法建设的优势,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

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近四成代表建议得到解决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153件,其中交由政府系统主办的有145件。市政府秘书长葛承书表示,建议的办复率达到100%。其中,问题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51件,占总数的35.2%;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解决计划的达到88件。

在办理代表建议中,务求实效,领导牵头办理议案、建议已成常态。葛承书介绍,今年市长亲自审定市人大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方案,并牵头办理加快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加快居家养老服务项目2项市人大重点建议,和人大代表一起去调研,着力解决问题。

此外,一些代表的议案、建议,也被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吸收,并转化为实际的政策措施。比如市教育局根据代表的《关于加强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的建议》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专项报告; 市住建局受代表们关于物业管理方面建议的启发,积极探索加强物业管理新思路,并着手起草相关地方法规案。

“十二五”成绩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8000亿元

年均增长保持在9.2%左右

佛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0.7万元,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

工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万亿元,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十三五”目标

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16年到2018年GDP的年均增长要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