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三旧”改造注入城市产业发展活力

浏览人次: 38次 发布时间:2015-12-26

“三旧”改造注入城市产业发展活力

顺德区各镇街2015年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工作亮点纷呈

文/珠江商报记者何丽苑 李文杰

12日22、23日,顺德区各镇街2015年“三旧”改造工作迎来了年度大考——来自区人大政协、区属机关、媒体等单位代表组成考评小组,为镇街三旧改造成效综合打分。作为考评小组的成员之一,珠江商报记者也实地考察顺德10镇街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并现场听取各镇街负责人的总结汇报。

今年7月,《顺德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实施办法》的新政出台,为城市更新提速,各镇街“三旧”改造项目也顺势而为,通过旧工业区改造、片区活化、环境治理等各项目的推进,为顺德城市升级换上“新装”,全面提升顺德城市形象。

日前,考评小组一行20多人先后赴十个镇街实地考察改造项目,一批“二改二”“二改三”的特色项目让考评人员啧啧称奇。顺德政协常委邱敏光表示,其中北滘美的创新中心利用旧房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化十足的全球研发中心,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美的创新中心改造项目于今年5月被定为顺德区“三旧”改造项目,面积为260757.23平方米,由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改造,对厂房进行功能性改造和外立面改造。

有关负责人介绍,美的集团未来计划投入30亿元进行项目改造,将其打造成具有世界级先进水平的全球研发中心。自项目启动以来,项目组集中力量投入该项目,并以9个月时间完成整个项目建设,目前正安排各类设备仪器陆续进场。

从旧厂房到科研研发、办公用地,邱敏光说,美的创新中心的改造让旧厂房重新发挥出价值,项目建成后将对本地产业提升,吸引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一批商业价值凸显的改造项目,本次考评中,不少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充分彰显本地历史文化底蕴的改造项目同样是亮点。

伦教678文化街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走在这条600多米的百年老街上,很容易能感受到上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建筑风格。据伦教三洲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有些文化街彻底改造旧建筑不同的是,伦教678文化保持了原有的历史楼房、古桥古树,探索旧街区商业活化后的运营管理模式。未来,文化街将引入国学培训、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展示等。

陈村民族路片区活化项目则计划放大花卉旅游文化特色元素。据陈村镇党委委员何智勇介绍,民族路片区活化项目位于陈村镇东面,周边规划路网完善,靠近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地块现状为商业、私宅及工厂,改造后将成为骑楼历史街区和文化创意园。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完成设备搬迁、企业员工的遣散及已对确定不予保留的部分进行拆除,镇土地储备发展中心与千禧纸业签订了《土地及附着物移交确认书》,片区活化改造已由中央美院出具初步方案,正进行深化。

相比北滘、伦教的活化项目,容桂“三旧”更注重城市格局的重新排布,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容桂街道“三旧”改造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容桂控规覆盖面比较低,严重制约了“三旧”改造的推进。去年年底,街道专门邀请区规划部门研究解决如何加快容桂控规修编问题,取得了共识。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街道完成了眉蕉河片区、大岗山片区、容桂西部、穗香工业园、细滘105国道以西等5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在修编的有7个,加上原有的4个控规,控规覆盖率达61%左右。

根据以重点项目带动“三旧”改造工作局面的工作思路,容桂街道确立了南岸活化改造项目、眉蕉河片区一期改造项目、高新区环保产业园(华口)改造项目、顺德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园改造项目、细滘片区改造项目五大重点项目。此外,容桂街道为创新探索“三旧”改造新思路,积极探索PPP模式,同时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推动拆迁工作,解决农村历史遗留问题。

过去,外界对杏坛的印象还停留在“水乡”“逢简”的标签中,但此次考核中,杏坛增减挂钩拆旧、北河旧食街(凯成广场)、宏汇城商业综合体、广东康宝厂房升级改造等等,“三旧”改造的布局下,多项取得成效的大型项目,则展示了当地保护水乡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入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加盟,促进城市价值量质发展的一面。

以新涌北河综合小区(宏汇城商业综合体)改造项目为例,杏坛正逐步引入现代化写字楼、酒店、商业中心等元素。作为杏坛第一家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地标建筑——宏汇城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杏坛新涌北河综合小区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0.7万平方米,于去年9月底破土动工,工程总投资超4亿元,建筑高度达170米,预计2016年10月全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