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新闻网讯 珠江商报记者邵姮报道:29日,记者从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获悉,由该部门牵头起草的《顺德区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已正式出炉,规划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公交充电站44座,小汽车充电桩380个,覆盖全区十个镇(街道);建设155公里的公交专用道,覆盖全区主要公交线路走廊等。
据介绍,该规划主要是对顺德“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成就和问题进行总结,在对“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要求和供求趋势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指标,确定“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科学、合理指导“十三五”交通运输的发展建设,构建网络完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衔接紧密、信息共享、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现状:
全区公交日客流量超47 万人次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公路客、货运量均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公路通车里程继续增长,2014年末达到1803公里,目前全区投入运营的客运站有8个。2014 年顺德区公路客运量达到20673万人、货运量达到8884万吨,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198%、90%。
水路运输方面,港口码头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水路运输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水路客货运量增长缓慢。顺德现有通航水道38条,通航里程325公里。其中七级以上干流航道有12条,共180公里,主要包括容桂水道、东海水道、顺德水道、甘竹溪水道、顺德支流、潭洲水道、陈村水道等。
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公共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公交车辆、线网、客流、基础设施均有大幅增加。至“十二五”期末,全区公交日客流量超过47万人次日客运量,机动化公交分担率达13%,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达到22.5%。
目标:
公共交通重点加强与周边地区对接
除了现状调研,规划编制方还对城市机动化出行及公共交通需求做出了预测,根据《顺德总体规划 2009-2020》,预测到“十三五”期末,顺德区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90万人。对比顺德与国际大城市的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计“十三五”期末机动化出行率达到1.3次/人日,机动化出行量达到380万次/日。
区环运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顺德将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计划到“十三五”末期,全区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与周边区域对接方面,将构建成高效、便捷、安全的公共交通体系,满足市民的多种交通出行需求。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加强公交优先设施保障,推进公交场站设施建设,至“十三五”期末,建设155公里的公交专用道,覆盖全区主要公交线路走廊,并完成场站建设任务48.7公顷,其中枢纽站23个,规模12.1公顷,首末站94个,规模15.7公顷,停保场10 个,规模21.0 公顷。
顺德还将不断拓展与广州、中山、江门等周边地区的公共交通对接,有效促进与周边地区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顺德将构建“快线-干线-支线”多层次公交线网,计划新增顺德与周边市区(番禺、南沙、小榄、江门、禅城、桂城、九江、西樵等)、广州南站之间的公交快线10 条,进一步加强顺德与周边区域的沟通;新增7条支线线路,补充佛山新城、龙眼、江村等区域以及顺德新人民医院等新增大型吸引点公交服务;实施全区公交线网年度优化调整,将现状已呈现快线客流特征的21条线路逐步调整为公交快线。
同时,有序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十三五”期末,计划全区公共自行车规模控制在11092辆,租赁点达到586个。
亮点:
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80个
在佛山五区中,顺德汽车保有量一直名列前茅,近年来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发展方面的动作也颇受关注。该规划提出,顺德将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发展,出台新能源充电设施配建、使用管理办法,依据《佛山市顺德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2014-2020)》,有序推进规划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计划“十三五”期间建设公交充电站44座,提供充电机354个;小汽车充电站41座,提供充电桩380个。
与此同时,借力互联网+,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智慧化设施和管理水平,引领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包括推进智能停车云平台建设、增加交警业务的数据采集、推广智能交通信息发布应用等,整合多元化交通信息服务,强化交通数据开放共享,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提升物流运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