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资讯转发]做好灭蚊防蚊,病毒感染离我远远哒

浏览人次: 25次 发布时间:2016-03-23

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王文莉) 蚊子也能传播病毒,是不是被吓到了?近日,有新闻显示广东省新增多名输入式寨卡病毒病例,由蚊虫叮咬引发病毒感染这一话题再次引发关注。如今,顺德正值雨季,蚊虫也在逐渐增多,那么不慎被蚊虫叮咬后会有什么反应?该怎么预防呢?

过去一周,阴雨绵绵,似乎并没有看到蚊子“大哥”的身影。昨日(3月22日),顺德城市网记者专门前往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解,据该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鹏介绍,每年4月份才是顺德的蚊虫高发期,那时气温升高,空气潮湿,容易滋生蚊虫。“普通的蚊子是没有原生病毒的,但一旦它们叮咬到携带病毒的人,就可以通过叮咬其他人来传播病毒。”王鹏举例称,在顺德流行的登革热就是这个传播原理。这时候,蚊虫便成了病毒传播的中介。

记者从顺德区疾病控制中心了解到,蚊子叮咬后,叮咬处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表现为皮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淤点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如果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则往往会出现发热、皮疹、甚至身体出血等等症状,存在感染疾病的风险。

“3月份雨水较多,蚊虫的虫卵通常会隐藏在积水潮湿的屋角、花盆、草坪等地方。随着天气转暖,蚊虫开始繁殖,蚊虫密度也会逐渐上升。”王鹏解释称,不管是登革热还是寨卡病毒,都只有蚊子这一个传播途径。因此预防病毒感染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灭蚊,降低蚊虫密集度。

据区疾控中心介绍,每年3月份开始,各镇街部门会陆续开展不同形式的灭蚊防蚊活动。今年区爱卫办下发了《2016年顺德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明确了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为蚊媒传染病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2016年顺德区防蚊灭蚊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在全区组织开展以清除蚊媒孳生地、杀灭成蚊为重点的防蚊灭蚊行动。

据悉,这些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为目标,可以有效确保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降低疫情发生风险,阻断寨卡病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必须尽快就医,进行隔离治疗。”王鹏提醒市民,不及时治疗不仅会损害健康,也会成为下一个病毒源,影响他人健康。

■预防病毒有妙招

1、灭蚊,将蚊虫密度控制在一个安全范围内,这是预防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因为病毒都是由蚊子作为中介进行传播的。减少蚊虫,就可以减弱病毒传播的范围和强度。

2、防蚊,工作生活的地方要利用蚊帐等保护自己不被蚊虫叮咬到。

3、及时清除屋角、花盆和草坪上的积水,蚊子虫卵喜欢在潮湿的地方产卵繁殖,保持家庭卫生干净,也是有效减少蚊虫的途径。

4、外出注意防蚊,提醒广大市民在蚊虫高发季出行时,最好穿着长的衣裤,出门前可以喷洒防蚊剂。